[发明专利]一种蝉棒束孢菌株的试管筛选方法及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1739.7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1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谭悠久;陈祝安;樊美珍;吕雯婷;陈超;曾奕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泛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蝉棒束孢 菌株 试管 筛选 方法 培养基 | ||
1.一种蝉棒束孢菌株的试管筛选法,步骤如下:
1)采集野生蝉花或其分生孢子,通过含抗生素的马铃薯-葡萄糖或含抗生素的马铃薯-蔗糖平板培养基对其进行分离纯化,获得蝉棒束孢单菌落;
2)从步骤1)的平板培养基上挑取蝉棒束孢单菌落至马铃薯-葡萄糖或马铃薯-蔗糖斜面培养基,培养获得分生孢子;
3)收集步骤2)获得的分生孢子,加灭菌水充分震荡混匀,配制孢子液;将小麦用水浸泡充分吸胀后沥干,将吸涨后的小麦装入试管中,并按照吸涨后的小麦:水=1:1~1.5的质量比向试管中加水,塞上棉塞,灭菌,制备得到试管培养基;
4)将步骤3)的孢子液接种到试管培养基内,培养并观察试管中子实体、孢子或菌丝产生情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含抗生素的马铃薯-葡萄糖平板培养基的配方为:
所述含抗生素的马铃薯-蔗糖平板培养基的配方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平板培养基的培养条件为23~26℃,黑暗培养4~6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马铃薯-葡萄糖斜面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15~25wt%,葡萄糖1.5~2.5wt%,琼脂1.5~2.5wt%,余量为水;所述马铃薯-蔗糖斜面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15~25wt%,蔗糖1.5~2.5wt%,琼脂1.5~2.5wt%,余量为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斜面培养基的培养条件为23~25℃,黑暗培养10~15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孢子液的浓度为106~107个/m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每支试管装入1/7~1/3试管体积的吸涨后的小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孢子液接种到试管培养基的接种量为5~10v/w%;所述试管培养基的培养条件为20~25℃下,光照强度50~200Lux,培养20~25天。
9.一种小麦培养基在筛选蝉棒束孢菌株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培养基的组成为充分吸涨并沥干的小麦以及水,并且充分吸涨并沥干的小麦和水的质量比为1:1~1.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分吸涨并沥干的小麦的制备方法为将小麦浸入水中浸泡8~12h,取出小麦并沥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泛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泛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17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翅片管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固液相变吸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