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像系统镜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1833.2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4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蔡宗翰;陈纬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G02B13/22;G02B13/06;G02B1/04;G02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取像系统镜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上的小型化取像系统镜组以及三维(3D)影像延伸应用的取像系统镜组。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电子产品以轻薄可携为主要诉求,广泛应用于各种行动装置上,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Ultrabook等各种可携式电子产品,其所搭载光学系统的体积尺寸也一再地被要求小型化与低成本,传统上三枚或三枚以上具屈折力的光学系统,如美国专利号US 8,094,231B2、US 8,089,704B2所揭示,由于过多的透镜数目配置,使得小型化的程度受到限制,且成本、制造组装复杂度也相对较高。
目前虽已有两片式光学系统,如美国专利号US 7,821,724B2所揭示,其为具有两片透镜的光学系统,但该光学系统于透镜面型设计,使得该光学系统的影像像面弯曲过大而易产生影像周边离焦问题,且该光学系统于透镜材质选择,造成其对于像差与色差的修正能力较为有限,使得该光学系统的成像能力与品质受限。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像系统镜组,其包含两枚具有屈折力的透镜,通过两枚透镜的色散系数的搭配,使取像系统镜组可有效改善系统的色差问题,且取像系统镜组的透镜结构设计,符合轻薄小型化、低成本的特性,并可有效修正影像像面弯曲过大而产生影像周边离焦问题,以保有良好的成像品质。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取像系统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以及第二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及像侧表面近光轴处皆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周边处为凸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取像系统镜组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1,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其满足下列条件:
1.30<CT2/CT1<4.0;以及
2.0<(V12-V22)/(V1-V2)2<5.0。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取像系统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以及第二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及像侧表面近光轴处皆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周边处为凸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取像系统镜组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1,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其满足下列条件:
0.60<CT2/CT1<4.0;以及
2.0<(V12-V22)/(V1-V2)2<5.0。
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取像系统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以及第二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及像侧表面近光轴处皆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周边处为凸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取像系统镜组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其满足下列条件:
1.30<CT2/CT1<4.0。
当CT2/CT1满足上述条件时,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厚度的配置适中有助于提升镜片的制作合格率,过厚或过薄的镜片配置将易造成镜片碎裂或成型不良。
当(V12-V22)/(V1-V2)2满足上述条件时,可有效改善取像系统镜组的色差问题,使取像系统镜组在两枚透镜结构中,于符合轻薄小型化、低成本的同时,仍保有良好的成像品质。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取像系统镜组的示意图;
图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取像系统镜组的球差、像散以及歪曲曲线图;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取像系统镜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18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面光源
- 下一篇:LED灯具及其外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