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行程侧滑脱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2112.3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8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王润;郑春竹;郁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伟世通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徐莉芳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程 滑脱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行程侧滑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脱模机构中,包括相互配合的动模部分和定模部分,所述动模部分包括斜顶、导轨、侧拉块以及穿过所述斜顶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侧拉块直接相连,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沿着所述导轨运动。其中,侧拉块随着由斜顶驱动的驱动杆沿导轨运动,在向上顶出的同时产生侧向移动以便顺利脱模。然而,由于侧拉块最大极限角度的限制,要使侧拉块的侧向移动距离增大,势必要加大顶出高度,因此需要加大模具高度,增加模具成本的同时也影响整个注塑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行程侧滑脱模机构,在不增加顶出行程的前提下满足大行程侧滑脱模,从而降低模具高度,节省模具制造成本,缩短产品注塑周期。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行程侧滑脱模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动模部分和定模部分,所述动模部分包括斜顶、导轨、侧拉块以及穿过所述斜顶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侧拉块相连,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沿着所述导轨运动,所述侧拉块中设有与所述驱动杆相连并且相对所述侧拉块侧向滑动的T形导滑块,该侧向滑动方向既垂直于所述导轨又垂直于所述驱动杆;所述定模部分包括与所述侧拉块配合的锁紧块和拨杆。
所述侧拉块上设有沿着所述侧向滑动方向延伸以容纳所述T形导滑块的T形凹槽。
所述T形导滑块具有垂直于所述侧向滑动方向突出的定位部。
所述侧拉块具有至少两个斜楔面,所述锁紧块和拨杆分别具有与所述侧拉块的至少两个斜楔面配合的斜楔面。
所述锁紧块的斜楔面与所述拨杆的斜楔面平行设置。
所述驱动杆与所述T形导滑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杆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T形导滑块相连的导向杆。
本发明的大行程侧滑脱模机构,通过定模部分中的拨杆推动侧拉块沿着T形导滑块侧向滑动,从而使得侧向滑动的动作不受斜顶顶出高度的限制,能够在不增加顶出高度的前提下满足大行程侧滑脱模,从而降低模具高度,节省模具制造成本,缩短产品注塑周期。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发明的大行程侧滑脱模机构不同角度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大行程侧滑脱模机构开模前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大行程侧滑脱模机构开模后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大行程侧滑脱模机构开模前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大行程侧滑脱模机构开模后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大行程侧滑脱模机构开模前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大行程侧滑脱模机构开模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功能、特点。
图1-图8示出本发明的大行程侧滑脱模机构,其包括相互配合的动模部分和定模部分(参见图8),其中动模部分包括动模B、斜顶E、导轨1、侧拉块7以及穿过斜顶E的驱动杆2,该驱动杆2的一端与侧拉块7相连,该驱动杆2的另一端沿着导轨1运动,侧拉块7中设有与驱动杆2相连并且相对侧拉块7侧向滑动的T形导滑块4,如图7、8所示,驱动杆2与T形导滑块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此外,定模部分包括定模A及与侧拉块7配合的锁紧块5和拨杆6。图1和图2中的箭头X指示该脱模机构的开模方向,箭头Y指示侧拉块7相对T形导滑块4的侧向滑动方向,该侧向滑动方向既垂直于导轨1又垂直于驱动杆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伟世通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伟世通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21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振压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通信和代码的自动售货机交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