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电缆锚害肇事船只确认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2459.8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7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吴飞龙;黄旭明;林心勇;徐杰;王力群;郑小莉;李永倩;吕安强;杨志;李星蓉;孙景芳;潘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电业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 35201 | 代理人: | 林天凯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电缆 肇事 船只 确认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电缆锚害肇事船只确认方法,特别是一种海底电缆锚害肇事船只确认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海岸线长达3.2万公里,领海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大小岛屿有6500多个,海上工作平台众多,陆岛、岛际间海底电缆的应用日渐增多,其在远程供电、高压输电、电力通信、信号传输中起关键作用。
随着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日益增加,海底电缆路由海域捕捞活动极为频繁,捕捞方式多样,各种张网、拖网、钓具等对海底电缆造成很大的威胁。特别是帆张网,其定位锚体积、重量大,入水后受水动力作用,移动力量很大,抛入海底的铁锚因潮流的方向最大可走动距离达3-4海里,并且可能360度回转,对海底电缆造成致命的伤害。另外,定置网船在作业过程中抛锚定位时可能对电缆造成伤害,其锚的入土深度在2米左右,由于其在近岸区域作业,对登陆点附近电缆的影响比较大。拖网船对海底电缆的最大威胁是底拖网作业,其主要对埋设深度不够或进行过修理的区域造成较大影响。
同时,随着海上运输业的发展,海上运输船只的吨位和数量也日益增加,给海底电缆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在海底电缆工程设计和实际施工中均严格要求海底电缆路由距航道、锚地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仍然存在个别货轮闯入禁锚区随意抛锚、船舶设备临时发生故障或突然出现大雾、大风天气被迫就地抛锚的现象,加之风浪潮流影响,船舶移位很可能使锚钩到海底电缆而造成海底电缆损坏甚至被完全拉断。为了保障海底电缆的正常运行,目前通常是在海底电缆登陆点附近设置值班室,安排专门的值班人员对海底电缆所处海域进行24小时监视,及时发现可疑船只,并加以驱赶。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事故的发生,但驱赶的难度较大。另外,值班员很难做到24小时内对每条船进行无疏漏地监视,特别是在夜晚和雨雾天气,靠肉眼无法实现监视,最终导致锚害断缆事故仍有发生。
海底电缆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每公里造价在100万元以上,敷设好的电缆一旦被钩断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打捞和修复,且耗时很长,给电力企业和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锚害事故危害巨大。锚害事故发生后,及时确定肇事船只,组织事故理赔,对明确事故责任、挽回经济损失十分重要。由于海浪和洋流影响,落锚点和船舶位置距离不确定,特别是在海面上船舶多于1艘时,单纯靠值班人员的肉眼根本无法准确认定肇事船只,给肇事船只的确认带来很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及时、准确、证据充分的确认肇事船只的海底电缆锚害肇事船只确认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海底电缆锚害肇事船只确认方法的应用。
一种海底电缆锚害肇事船只确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技术,利用海底电缆中复合或后期敷设的普通通信单模光纤实现海底电缆应变的实时在线测量,以获得沿整条光纤被测应变的分布信息;
(2)当应变超过预先设定的报警阈值时,产生报警,通过应变数据确定报警点在光纤上的位置;利用光纤长度和海缆长度的关系,换算出报警点在海缆上的位置;再根据施工路由图中的海缆地理坐标和深度数据得出报警点的地理坐标;
(3)利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实时记录海缆上方过往船舶的信息,并作为历史数据存入数据库,当出现报警时,以报警点地理坐标为中心,提取周围一定范围内的船舶信息,将此范围内的所有船舶列为可疑船只;
(4)调取可疑船只某段时间内的AIS信息,绘制船只航行轨迹,确定肇事船只;
(5)根据岸边摄像头地理坐标和肇事船只当前的地理坐标计算摄像头偏转角,拍摄肇事船只的影像作为证据。
本发明的海底电缆锚害肇事船只确认方法由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技术获得海缆的应变分布,由船舶自动识别(AIS)技术获得肇事船只的信息,由视频监控技术捕捉肇事船只的影像,由后台软件融合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数据、AIS数据和视频监控数据进行肇事船只确认,实现数据库读写,应变数据、AIS信息、视频影像的显示和报警算法。
报警点地理坐标位置的具体确定方法为:
(1)当应变超过预先设定的报警阈值时,产生报警,通过应变数据一维数组和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仪采样间隔确定报警点在光纤上的位置,
假设报警点发生在应变一维数组的第n(n=0,1,2,…)个点上,若采样间隔为m米,则报警点在光纤上n×m米处;
(2)根据光纤与海底电缆的长度比,将报警点在光纤上距离始端的距离换算成海底电缆上距离始端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电业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电业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24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桶波轮洗涤脱水一体洗衣机的减震措施
- 下一篇:透镜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