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酒护肝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2537.4 | 申请日: | 201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1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文霞 |
主分类号: | A61K36/725 | 分类号: | A61K36/725;A61P1/16;A61P39/00;A61K31/715;A61K31/56;A61K31/51;A61K31/525;A61K31/19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酒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解酒护肝制剂。
背景技术
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酒文化属其中之一,且经久不衰,凡婚、丧、庆典,甚至会友,商谈均离不开酒,真所谓“有宴必有酒,无酒不称席”之说。但酒对人体的利、弊各有所说,关键在于“量”,少量则无害,量大则弊多,尤其是经常酗酒者,己成为社会、家庭、个人的一种祸害。根据有关报导:目前,因酒源性疾病如:脑痴呆、心血管疾病、肝硬化等等,已较之10年前增加了28倍,由此而造成的死亡人数也上升了30.6倍。医学界也普遍感到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在迅速上升,男性酒精中毒的患病率较女性高3-4倍,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男比女约2:1。为了减少酒源性疾病的发生,避免对肝脏的损伤,应积极提倡不酗酒。但由于我国酒文化的渊远历史,人们不可能与酒绝交,故研究具有护肝、保肝且能解酒的保健食品,对保护人体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近年来,已有不少解酒的医药保健食品、饮料和药物的报导和产品的上市,如公开号CN 1058907A专利申请采用枳椇子、五味子、葛根配制的“解酒保肝口服液”;公开号CN 1238036C专利申请以葛根、枳椇子、陈皮、山碴、玉米须、茯苓配制的“一种纯天然解酒护肝冲剂”。但不同配方的解酒制品的效果是有很大差别的。而且,目前市场上虽有各式解酒醒酒之产品,但功效甚微,效果也欠佳。但多数产品存在适应症较多,治疗范围广,疗效不明确,针对性不强等缺点。而且许多产品只对预防醉酒有效,醉酒后服用则效果不佳;或只注重保肝护肝,对饮酒后较高的血醇浓度无迅速而明显的改善作用。
因此,提供一种基于醉酒的发病机理,从根本上降低血醇浓度的解酒护肝制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防醉、解酒、护肝功效的解酒护肝制剂。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酒护肝制剂,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葛根 35~55%
党参 12~28%
枳椇子 12~28%
大枣 8~25%。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解酒护肝制剂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葛根 40~50%
党参 15~25%
枳椇子 15~25%
大枣 10~20%。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解酒护肝制剂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葛根 45%
党参 20%
枳椇子 20%
大枣 15%。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解酒护肝制剂的功能因子为齐墩果酸。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齐墩果酸在解酒护肝制剂中的含量为250~300mg/kg。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齐墩果酸在解酒护肝制剂中的含量为283mg/kg。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解酒护肝制剂含有4~5%的多糖。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解酒护肝制剂含有20~23mg/g的氨基酸。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解酒护肝制剂含有85~100mg/kg的维生素C,5~7mg/kg的维生素B1和45~55mg/kg的维生素B2。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解酒护肝制剂含有无机盐。
所述解酒护肝制剂可以制成口服液、片剂、分散片、颗粒剂、冲剂、泡腾片、咀嚼片、口含片、内服片或胶囊。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由葛根、党参、枳椇子、大枣配置而成,上述中药成分具有明显的解酒护肝的作用,对机体功能的恢复起到了整体调节和全面平衡的作用。其中,葛根有提高肝脏乙醇脱氢酶(ADH)的活性作用,有利于乙醇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从而可以解酒毒;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生津之功效,对酒精刺激而引起的胃粘膜具保护作用;枳椇子具有明显的延缓和减少乙醇吸收的作用,能有效地降低乙醇在体内的蓄积浓度,有良好的防醉和解酒之功效;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护肝之功效。而且,葛根、党参、枳椇子、大枣共同产生协同作用、增强作用,使本发明解酒护肝的效果更为明显。本发明其功能因子齐墩果酸对急、慢性肝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文霞,未经徐文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25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耦合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GSM短消息模块的SF6泄漏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