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土内有块石层地基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3089.X | 申请日: | 201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9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肖策;宋建信;宋增力;蒋伟;褚丝绪;姜云龙;谢飞;许海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3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土内有块石层 地基 混凝土 灌注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软土内有块石层地基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采用钻孔方法进行施工,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因其所选护壁形成的不同,有泥浆护壁方式和全套管施工法两种,对地质条件要求比较高,在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成孔过程中塌孔现象非常普遍;成桩时混凝土用量增加,充盈系数增大;作为支护桩采用隔桩跳打时,已经施工完成的两根桩占用中间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位置,施工困难或无法施工;在块石层钻孔无法施工;作为两根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之间止水的高压旋喷桩同样无法施工。在沿海地区淤泥质土层厚度较深,块石层埋深大,从施工技术和工程成本两方面考虑,需要探索出新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软土内有块石层地基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土内有块石层地基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确定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中心位置;
二)采用振动沉管方法将长度大于桩高值的钢套管沉入桩孔,并使钢套管的顶标高不高于地面,底标高低于桩底标高3~5m;
三)将端部带尖的钢管插入钢套管中冲开块石层;
四)通过长螺旋桩机钻孔挖除钢套管内部的淤泥至桩底设计标高;
五)将钢筋笼安放到钢套管内;
六)灌注混凝土至桩顶设计标高;
七)等待1~2小时,拔出钢套管,形成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所述步骤四)采用长螺旋桩机钻孔挖除钢套管内部的淤泥。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采用振动沉管方法将超长钢套管沉入地下,施工速度快;2)采用长螺旋桩机钻孔,施工速度比其它钻机成孔快;3)少量混凝土就能 够填充其对淤泥挤压的缩变量,成本低;4)混凝土充盈系数得到有效控制,降低施工成本;5)适用于软土地基和地下水较丰富的地区等施工环境;6)简便易行、效率高、便于控制工程质量、安全可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步骤二)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步骤三)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步骤四)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步骤五)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步骤六)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步骤七)的示意图。
图中:1、钢套管,2、3、振动沉管灌注桩机,4、钢管,5、块石层,6、液压步履式长螺旋桩机,7、淤泥,8、钢筋笼,9、汽车吊车,10、混凝土导管,11、混凝土,12、混凝土灌注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6,一种软土内有块石层地基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测量定位,确定混凝土灌注桩12的中心位置;
二)采用振动沉管方法将长度大于桩高值的钢套管沉入桩孔,并使钢套管的顶标高不高于地面,底标高低于桩底标高3~5m。原因在于钢套管内的淤泥挖除后压力减小,外部淤泥将从钢套管底部涌入钢套管内,所以,需要加长钢套管长度防止淤泥进入钢套管,使桩底标高得到有效保证。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步履式振动沉管灌注桩机2,配置DZ110kw振动锤,将钢套管1沉入桩孔,钢套管1到位后,液压钳松开钢套管1,步履式振动沉管灌注桩机2移开。
三)将端部带尖的钢管4插入钢套管1中冲开块石层;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振动沉管灌注桩机3将钢管4插入钢套管1中,将块石层5冲开;块石层5冲开后,振动沉管灌注桩机3移开;上述钢管4包括相互连接的粗钢管段和细钢管段,钢管4的上端部为1.5米长且与钢套管等径的粗钢管段,其余部分为外径 小于钢套管内径的细钢管段。
四)长螺旋桩机6通过钻孔挖除钢套管内部的淤泥至桩底设计标高;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BL30型液压步履式长螺旋桩机6进行钻孔,把钢套管1内部的淤泥7挖除,挖至桩底设计标高,BL30型液压步履式长螺旋桩机6移开。
五)将钢筋笼安放到钢套管内;
在本实施例中,用汽车吊车9吊装钢筋笼8,放入钢套管1内。
六)灌注混凝土至桩顶设计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30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