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罐基础水泥搅拌桩封闭挡墙地基结构及其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3560.5 | 申请日: | 201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2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8 | 分类号: | E02D19/18;E02D27/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 水泥 搅拌 封闭 挡墙 地基 结构 及其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罐基础水泥搅拌桩封闭挡墙地基结构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储罐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特种设备,我国每年建造的大小储罐不知其数,其中大部分又集中在沿海软土地基上,需要处理的范围非常大。而软土地基上建造储罐通常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才能满足强度、稳定和沉降要求。现有的处理方法以排水固结为主结合散体桩形成复合地基最为常用,如堆载(或充水、真空预压)预压法,碎(砂)石桩法等,也有以水泥土搅拌桩法,CFG桩法(即水泥粉煤灰砂石桩法)等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单一复合地基法,也有在结合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引申出采用强排水加低能量强夯的方法。
从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来看,其强度、压缩性和渗透固结特性是影响饱和软土作为工程地基条件的主要因素,其核心则是土体中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问题,因而常规的地基处理方法通常无不从两方面入手:(1)土的固结;固结和土的渗透性有关,也和排水方式有关。(2)土体的直接改良;采用置换或化学固化等方式,直接改变土的工程特性。
现有的这些地基处理方法在大量工程实践中理论上是符合软土地基内在工作机理的。但工程实践也表明,这些处理方法在处理效果上往往与设计目标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于地基处理的效果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施工质量的优劣,另一方面则是软土复合地基的理论研究落后与工程实践,对软土的各向固结(包括次固结)特性、各向渗透规律,以及触变恢复等一些列机理问题尚未完全搞清楚,因而处理方案的设计目标值往往确定的不尽合理。许多经过处理的储罐基础在工后相当长时间内,沉降仍未有效收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其处理效果受施工质量影响大、软土复合地基理论不完善、工后沉降大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土体的变形、防止被处理土体内的孔隙水向外渗透消散的储罐基础水泥搅拌桩封闭挡墙地基结构及其处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储罐基础水泥搅拌桩封闭挡墙地基结构,其特点在于,其包括:
一沿所述储罐基础的外圆周布置的圆形封闭水泥挡墙,所述水泥挡墙的直径大于所述储罐的直径;
一铺设于所述储罐基础与所述水泥挡墙之间的若干层土工布,每层所述土工布之间铺设有若干砂石垫层。
较佳地,所述水泥挡墙是由连续的水泥搅拌桩形成的。
较佳地,所述水泥挡墙的深度进入被处理土体下的不透水层。
较佳地,所述水泥搅拌桩采用双轴搅拌机成桩。
较佳地,所述水泥搅拌桩的断面为“8”字形。
较佳地,所述水泥挡墙的断面为连续的搭接式或格栅式的水泥搅拌桩挡墙断面。
较佳地,所述若干层土工布的覆盖直径大于所述水泥挡墙的直径。
较佳地,所述储罐为一钢储罐或一钢筋混凝土储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储罐基础水泥搅拌桩封闭挡墙地基的处理方法,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沿储罐基础的外圆周布置圆形封闭水泥挡墙,所述水泥挡墙的直径大于所述储罐直径;
S2、所述水泥挡墙的断面采用连续的搭接式或格栅式的水泥搅拌桩断面;
S3、在所述储罐基础与所述水泥挡墙之间铺设若干层土工布;
S4、所述水泥挡墙深度进入被处理土体下的不透水层;
S5、每层所述土工布之间还铺设有若干砂石垫层。
较佳地,所述水泥挡墙是由连续的水泥搅拌桩形成的。
较佳地,所述水泥搅拌桩采用双轴搅拌机成桩,所述水泥搅拌桩的断面为“8”字形。
较佳地,步骤S3中的所述土工布的覆盖直径范围大于所述水泥挡墙的直径。
较佳地,所述储罐为一钢储罐或一钢筋混凝土储罐。
本发明中,上述附加技术特征或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储罐基础水泥搅拌桩封闭挡墙地基结构,可以实现对罐基础范围下软土地基的间接处理,而不破坏、不扰动被加固范围内的地基土体,处理过程中不影响土体特性。此外,本发明的处理方法还克服了现有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其处理效果受施工质量影响大、软土复合地基理论不完善、工后沉降大的缺陷,可以有效减小地基沉降,提高土的承载能力和抗剪能力,协调土体相互间的差异变形。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35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