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重固化清漆涂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4328.3 | 申请日: | 201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7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太荣;周贤辉;张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桥化工企业集团中山智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4/02 | 分类号: | C09D4/02;C09D4/06;C09D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重 固化 清漆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重固化清漆涂料,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通过紫外光固化和热固化的双组份清漆涂料。
技术背景
紫外光固化涂料(UV涂料)具有干燥迅速、硬度高、生产周期短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传统的紫外光固化涂料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涂层硬度与韧性之间的矛盾。紫外光固化涂料的涂层是高度交联的,容易达到高硬度,但韧性却不能确保,因此无法满足对硬度有要求同时还要耐冲击的应用领域。另外,当紫外光直接照射到涂膜,使涂膜获得足够的辐照强度时,固化后的涂膜才能达到最佳的性能指标,对于不易被照射到的阴影部位,则无法获得足够的辐照强度。再者,紫外光固化涂膜的耐候性不足,由于紫外光照射时不能理想地消耗全部光引发剂,而残留的光引发剂受自然界紫外光的刺激产生基团,导致涂膜变黄和劣化。紫外光固化速度快(固化时间以秒计),可大幅度缩短固化时间,但其反作用是固化时产生的涂膜的残留应力要比热固化型涂料大数十倍,容易造成涂膜开裂。因此,紫外光固化涂料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特别是对漆膜性能要求较高的汽车和摩托车外表面涂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重固化清漆涂料,其采用自由基聚合-缩聚固化体系,能够形成同时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柔韧性的漆膜,从而克服现有紫外光固化涂料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重固化清漆涂料,由双重固化清漆、固化剂和稀释剂按照质量比3~6:1:0.5~1组成。
以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的双重固化清漆包括以下组分:
羟基丙烯酸树脂 10%~60%; UV树脂 10%~30%;
活性稀释剂 1%~30%; 光引发剂 0.5%~4%;
抗老化剂 1%~3%; 流平剂 1%~3%;
催干剂 1%~3%; 溶剂 10%~30%。
以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的固化剂包括异氰酸酯树脂40%~80%和溶剂20%~60%。
优选地,所述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羟基含量为2%~5%,所含羟基能够与固化剂含有的异氰酸酯基团交联反应成膜,交联后的漆膜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化学品腐蚀性能。
优选地,所述的UV树脂为官能度在2~6的UV齐聚物,选自UV不饱和聚酯、UV聚氨酯丙烯酸酯、UV聚酯丙烯酸酯、UV聚醚丙烯酸酯或UV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其含有的C=C不饱和双键在光引发剂的作用下产生自由基聚合反应,赋予漆膜高丰满度、高光泽。
优选地,所述的活性稀释剂为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或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活性稀释剂可降低清漆粘度、利于施工,同时,其含有的C=C不饱和双键在光引发剂的作用下也产生自由基聚合反应。
优选地,所述的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或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的抗老化剂为苯并三唑、苯甲酮、受阻胺或受阻胺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的流平剂为聚醚改性有机硅或丙烯酸酯类流平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的催干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N,N-二甲基乙醇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的异氰酸酯树脂中,异氰酸酯的含量为10%~23%,所含的异氰酸酯基团可与清漆中的羟基基团发生交联固化反应。
优选地,所述的溶剂为二甲苯、三甲苯、醋酸丁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甲基异丁基酮或DBE(高沸点二元酸酯混合溶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的稀释剂为二甲苯、三甲苯、醋酸丁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甲基异丁基酮、DBE或甲乙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本发明所述的双重固化清漆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重量百分比称取所述双重固化清漆的各种组分,混合搅拌均匀;
2)按上述重量百分比称取所述固化剂的各种组分,混合搅拌均匀;
3)将双重固化清漆、固化剂以及稀释剂按照质量比3~6:1:0.5~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所述的双重固化清漆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桥化工企业集团中山智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桥化工企业集团中山智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43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控式防触电安全插座的电路结构
- 下一篇:一种落球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