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植物病毒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4879.X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5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才俊;廖国会;金剑雪;陈湘燕;段婷婷;李汶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01/04 | 分类号: | C07D401/04;A01N43/52;A01P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地址: | 550006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植物 病毒 有机化合物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复配化合物及其组合物领域,尤其是一种有防治植物病毒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病毒病是植物病害中非常难控制的一类病害,2.来各种作物病毒病的发生呈现严重的发展趋势,除了传统较为普遍发生的烟草花叶病、黄瓜花叶病以及番茄病毒病之外,一些病害发病呈指数增长,如水稻条纹叶枯、水稻黑条矮缩、南方水稻黑条矮缩。
烟草上发生的病毒病包括烟草花叶病(TMV)和黄瓜花叶病 (CMV)。
TMV能在多种植物上越冬,土壤板结,气候干旱,田间线虫为害较重的地块发病重。
烟叶轻微摩擦造成微伤口,病毒即可侵入,侵入后在薄壁细胞内繁殖,后进入维管束组织传染整株。
烟草普通花叶病主要发生在苗床期至大田现蕾期。
连作或与茄科作物套种使毒源增多,发病率和发病程度明显增加。
在病、健株间往来触摸,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及带有病毒的土壤都可加重病毒传染。
烟草花叶病在世界各烟区普遍发生。
我国南北烟区均有发生,尤其南方烟区受害较重,自苗期至收获期均能发病田间株发病率一般5%-20%,个别田块可高达90%-100%;早期发病的损失可达50-70%,甚至绝收。
此外,病叶在烤晒后颜色不均,烟味差,品质大为降低。
黄瓜花叶病可通过蚜虫和摩擦传播,烟田以烟蚜、棉蚜为主。
CMV不能在病残体上越冬,主要在越冬蔬菜、多年生树木及农田杂草上越冬,翌春通过有翅蚜迁飞传到烟株上。
烟株在现蕾前旺长阶段较感病,现蕾后抗病力增强。
与黄瓜、番茄、甜椒等蔬菜相邻的烟田,蚜虫较多时发病重。
水稻病毒病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稻区的重要病害,目前我国发生的水稻病毒病主要包括黑条矮缩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普通矮缩病、黄矮病、橙叶病、簇矮病、齿叶矮缩病、瘤矮病、草状矮化病等,自80年代中末期后,黑条矮缩病和条纹叶枯病害激剧上升,以及近年大量爆发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有些稻区造成毁灭性危害。
水稻感病稻株明显矮缩,大多不能抽穗,通常发病率接近于产量损失率,严重发病的田块可酿成绝收。
水稻苗期至分蘖期比较容易感病,拔节后抗性日增。
稻田前作种植感病寄主作物,田间杂草丛生,单、双季混栽,早、中、晚熟品种插植,早播早稻,单本稀植,都会给传毒昆虫和毒源的积累造成有利的稻田生态条件,从而有利于病毒的发生和流行。
冬春温暖,水稻生长前期高温干燥,有利于越冬代和稻苗生长期间传毒介体的生存和活动,促进病毒的传播和蔓延。
目前全世界报道的水稻病毒病,绝大多数是通过飞虱或叶蝉介体以持久性方式传毒,由于传毒害虫具有迁飞性,因此,水稻病毒病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发生危害具有“间歇性”特点,增加了病害的防治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植物病毒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它能有效防治多种植物病毒。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防治植物病毒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化学结构式为:
防治植物病毒的有机化合物在制备农药组合物上的应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化合物,将其应用于制备农药组合物,所得的产品可以有效的防治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烟草花叶病、番茄病毒病、辣椒病毒病、黄瓜花叶病,以及由病毒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普通矮缩病、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黄矮病。
本发明材料来源简单,易于获取,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防治植物病毒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化学结构式为:
其具体的合成步骤如下:
(1)1-氨基环己腈草酸盐的合成 (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48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