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碳空调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4959.5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7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铭;金从卓;许永峰;赵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3/00 | 分类号: | E21F3/00;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胡滨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碳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制冷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救生舱中的二氧化碳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煤矿行业目前正在推广救生设备,2013年所有煤矿将安装救生设备,随后再进一步推广至非煤矿山。由于煤矿环境的特殊性,矿下环境温度恒定,CH4、CO等气体浓度较高,粉尘与湿度较高,无源二氧化碳空调在防爆、节能方面的突出表现,使得该种空调成为了救生舱环控设备的一项主要研究方向。
常规制冷通风系统通常都需要有外在动力的驱动方能实现制冷,但当动力电或备用电全部散失的情况下,某些特定场合或重要设备,如煤矿矿井避难设施、高端电子设备、仪表、医院、武器装备等设备仍有制冷需求,确保其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安全运行与关闭,这时在没有外在动力驱动的环境下,制冷就无法实现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救生舱中的二氧化碳空调系统,保证了在无电力驱动设备的情况下,通过二氧化碳在一定时间内对各类救生环境的室温与有害气体成分进行有效控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二氧化碳空调系统,包括液态二氧化碳储罐、蒸发器、减压阀、过热器、气动风机和过滤器;所述的液态二氧化碳储罐的出液端与蒸发器的制冷剂进液口连接,蒸发器的制冷剂出气口通过减压阀与过热器的进气口连接,过热器的出气口与气动风机的进气口连接,且所述的蒸发器的热气进气口与过滤器的出气口连接,蒸发器的冷气出气口相对气动风机设置。
所述的过热器的出气口上连接有出气管和气态流量调节管,所述的出气管的出气端与气动风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的气态流量调节管上设置有多组流量调节阀,气态流量调节管的出气端和气动风机的出气口均与一出气单向阀连接。
所述的二氧化碳空调系统还包括有与气动风机连接的启动气瓶,所述的启动气瓶的出气端上设置有气瓶启动阀,所述的启动气瓶和气动风机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
所述的液态二氧化碳储罐的出液端上设置有制冷剂启动阀。
所述的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本发明的的制冷量与制冷时间,由二氧化碳储罐的容量决定。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通过对液态二氧化碳进行蒸发、减压和强制对流换热后形成气态二氧化碳,然后气态二氧化碳驱动气动风机转动运行,由于液态二氧化碳在进行蒸发的过程中,吸收环境中的热量,环境中的空气即被冷却,被冷却的气体通过气动风机吹入救生舱内,保证了救生舱内部环境的温度,实现制冷效果,整个制冷操作中无电力动力驱动设备,只需通过手动调节阀门开关,实现持续制冷;
(2)、本发明的多组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系统总二氧化碳流量,每打开一组会增加一定的系统流量,当全部关闭时,系统流量最小;全部开启时,系统流量达到最大值;二氧化碳流量与制冷量成正比例关系,二氧化碳流量越大,制冷量越大;二氧化碳流量越小,制冷量越小;
(3)、本发明在二氧化碳在进行制冷操作前,打开气瓶启动阀,启动气瓶中具有一定启动压力的气体驱动气动风机开始提前工作,确保系统的无延时正常启动;
(4)、本发明具有过滤净化功能:具体是气动风机启动后,气动风机将依次通过过滤器过滤、蒸发器冷却后的空气吹入救生舱内,由于进入室内的空气经过过滤器,从而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
(5)、本发明从出气单向阀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安全排入大气中,由于二氧化碳长期存在自然界中,此种制冷方式,通过搜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排放于大气中,实现可循环利用,不产生任何污染。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制冷运转可靠、安全,在无电力动力驱动设备的情况下,实现救生舱内部环境的制冷除湿和空气净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4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连接器
- 下一篇:外科用刀具类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