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桨叶干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4991.3 | 申请日: | 201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5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朱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树伟 |
主分类号: | F26B17/20 | 分类号: | F26B17/20;F26B23/08;F26B25/04;F26B2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桨叶 干燥设备 | ||
1.电磁桨叶干燥设备,它至少包括搅拌推进机构、驱动机构、进出口机构以及电控系统,其特征是:电磁感应线圈缠绕在搅拌推进机构的桨叶空心轴(24)内,桨叶空心轴(24)内通过电磁感应线圈可形成不同温度的温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桨叶干燥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桨叶空心轴(24)内通过不同段电磁感应线圈绕制的匝数不同或粗细不同或不同段的电磁感应线圈通不同的电流使得桨叶空心轴(24)内通过电磁感应线圈可形成不同温度的温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桨叶干燥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搅拌推进机构上部一侧有进料口(22),搅拌推进机构的上部另一侧有排湿风口,搅拌推进机构的一侧还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搅拌推进机构的搅拌料仓(21)内有电磁加热传动搅拌装置,电磁加热传动搅拌装置包括电磁桨叶空心轴(24),电磁桨叶空心轴(24)内为绕制的螺旋空心铜管构成的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桨叶空心轴(24)内的电磁感应线圈由高温电磁感应线圈(26)、线圈冷却管(27)、低温电磁感应线圈(30)组成的多温区电磁感应线圈,螺旋空心铜管的管壁与电控系统的电磁导电滑环(12)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桨叶干燥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磁感应线圈是位于进水铜管前端(44)的空心铜管径直贯穿电磁桨叶空心轴(24)延伸至进水铜管后端(45),再反向呈螺旋状绕制贯穿段空心铜管,形成螺旋状电磁感应线圈,其中位于电磁桨叶空心轴(24)左侧段的螺旋电磁感应线圈匝数多构成高温电磁感应线圈(26),位于电磁桨叶空心轴(24)右侧段的螺旋电磁感应线匝数少构成低温电磁感应线圈(30),位于电磁桨叶空心轴(24)中间段的电磁感应线圈平直分布构成线圈冷却管(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桨叶干燥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磁感应线圈的各段匝数相同,其中电控系统的电磁导电滑环(12)分为多股并分别与电磁感应线圈的左右两段电连接,其中位于电磁桨叶空心轴(24)左侧段的螺旋电磁感应线圈与电磁导电滑环(12)的高电流股电连接构成高温电磁感应线圈(26),位于电磁桨叶空心轴(24)右侧段的螺旋电磁感应线圈与电磁导电滑环(12)的低电流股电连接构成低温电磁感应线圈(30),高温电磁感应线圈(26)与低温电磁感应线圈(30)之间没有连接电磁导电滑环(12)的为线圈冷却管(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桨叶干燥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搅拌推进机构的搅拌料仓(21)顶部固定有仓盖(20),仓盖(20)左侧为进料口(22),右侧为排湿风口,搅拌料仓(21)右侧底部为出料口(34),搅拌料仓(21)的仓壁内有保温层(42),搅拌料仓(21)内有电磁加热传动搅拌装置,电磁加热传动搅拌装置包括桨叶螺旋叶片(23)、电磁桨叶空心轴(24)、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桨叶空心轴(2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前轴承座(19)及后轴承座(35)轴承连接,前轴承座(19)及后轴承座(35)分别置于搅拌料仓(21)左右两端的前轴承盖(18)及后轴承盖(36)内,前轴承座(19)与驱动机构的传动齿轮(17)传动连接,电磁桨叶空心轴(24)内为绕制的螺旋空心铜管构成的电磁感应线圈,螺旋空心铜管通过填充物压接在电磁桨叶空心轴(24)内,与电磁桨叶空心轴(24)形成一体结构,螺旋空心铜管的进水口及出水口端与水循环系统的水旋转接头固定连接,螺旋空心铜管的管壁与电控系统的电磁导电滑环(12)电连接,电磁桨叶空心轴(24)内壁上有绝缘层(2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桨叶干燥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搅拌推进机构的上部的排湿风口处连接有排风除尘机构,排风除尘机构至少包括第一排风管(33)和三位一体除尘器(37),搅拌加热推进装置的多个排湿风口均通过排风管(33)与三位一体除尘器(37)固定连接,各排湿风口与第一排风管(33)的连接处均布置有排石蝶阀(31),三位一体除尘器(37)再通过连接的引风管(38)与引风机(41)连接,引风机(41)由排风电机(39)驱动,引风机(41)的排风口端连接有第二排风管(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树伟,未经朱树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499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形聚能装药装置
- 下一篇:气压爆破摸拟实景环保安全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