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分子吻合刀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6521.0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5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华 |
主分类号: | A61B18/18 | 分类号: | A61B18/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 分子 吻合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分子吻合刀,尤其是一种用于无疤痕愈合伤口上的等离子分子吻合刀。
二、背景技术
伤口缝合技术在外科领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技术,虽经几代人的努力,疤痕大,愈合慢,影响美观,一直是手术本身难以解决的顽疾。因而不(少)留疤,恢复快,操作简单一直是广大医患渴望的外科梦想。低温等离子技术的发展是这一梦想成为可能。该技术改变了常规缝合的理念,而从分子水平操纵需要缝合的组织断面的磁场,将组织的分子间的共价键打断,达到等离子状态,并改变磁场,使组织断面借助正负电荷的吸引,达到分子水平的连接,因而可以使细胞无缝连接,因而愈合时间可以以“小时”计算,不仅愈合快,由于减少了过多纤维组织的增生,组织对合严密,疤痕极少,达到天衣无缝的境界,等离子分子被用于伤口缝合上,因此等离子分子吻合刀是一个重要的医疗设备,现还没有一种等离子分子吻合刀。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等离子分子吻合刀,因此提高了伤口愈合速度,减少了伤口出现疤痕的机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绝缘杆2、与绝缘杆2一端联接的工作电极1、与绝缘杆2另一端联接并能释放出80-110KHz的电磁波的回路电极3。
把工作电极1的外表面覆盖上生理盐水溶液,启动低频率发生器,使工作电极1的生理盐水溶液形成等离子分子状态,再把工作电极1放到伤口部位,由于设计了工作电极1和回路电极3,在工作电极1上形成了等离子分子状态的生理盐水溶液,通过该生理盐水溶液在伤口上的结合,因此提高了伤口愈合速度,减少了伤口出现疤痕的机率。
本发明设计了,工作电极1设置为椭圆体。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工作电极1、绝缘杆2和回路电极3,工作电极1设置为通过绝缘杆2与回路电极3联接,回路电极3设置为与低频率发生器连接,工作电极1设置为椭圆体。
在本实施例中,低频率发生器设置为发出频率为80KHz的电磁波。
把工作电极1的外表面覆盖上生理盐水溶液,启动低频率发生器,使工作电极1的生理盐水溶液形成等离子分子状态,再把工作电极1放到伤口部位。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低频率发生器设置为发出频率为110KHz的电磁波。
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低频率发生器设置为发出频率为100KHz的电磁波。
本发明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工作电极1和回路电极3,在工作电极1上形成了等离子分子状态的生理盐水溶液,通过该生理盐水溶液在伤口上的结合,因此提高了伤口愈合速度,减少了伤口出现疤痕的机率。
2、由于设计了工作电极1,增大了工作电极1与伤口的接触面积。
在等离子分子吻合刀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与绝缘杆2一端联接的工作电极1、与绝缘杆2另一端联接并能释放出80-110KHz的电磁波的回路电极3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华,未经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65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路灯柱
- 下一篇:一种具有温度和湿度检测显示的景观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