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体振荡器的抗振安装方法及晶体振荡器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6562.X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1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俐聪;杜娟;周宏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B5/32 | 分类号: | H03B5/32;H03B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妍;张静洁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体振荡器 安装 方法 组件 | ||
1.一种晶体振荡器的抗振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步骤1,将晶体振荡器(20)悬空设置在整机(10)的腔体中央,在该整机(10)的腔体底部与晶体振荡器(20)之间设置若干第一减振器(31);
步骤2,在晶体振荡器(20)的输出端设置第二印制板(21),晶体振荡器(20)的引脚(22)设置在该第二印制板(21)上,通过连接线(23)与整机印制板(11)连接;
步骤3,在该第二印制板(21)上开设沟槽(211),将第二减振器(32)设置在该沟槽(211)上;该第二减振器(32)上还设置压片(40),该压片(40)与整机(10)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振荡器的抗振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在整机(10)的腔体底部与晶体振荡器(20)之间设置两个第一减振器(31),该两个第一减振器(31)分别包覆在晶体振荡器(20)底部的两个角上,呈直角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振荡器的抗振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第二减振器(32)为正方体,所述沟槽(211)为正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振荡器的抗振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减振器(31)、第二减振器(32)内均设置有若干通孔(3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晶体振荡器的抗振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33)的任意两个之间的孔间距均相等。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晶体振荡器的抗振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晶体振荡器(20)与整机(10)腔体之间的间隙小于第一减振器(31)、第二减振器(32)的厚度,使得第一减振器(31)、第二减振器(32)始终处于挤压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振荡器的抗振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线(23)具有弧度,以减少连接线扰动的影响。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振荡器的抗振安装方法得到的晶体振荡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组件包含:
整机(10),该整机(10)上设置有整机印制板(11);
设置在整机(10)的腔体中心的晶体振荡器(20),在晶体振荡器(20)的输出端设置第二印制板(21),晶体振荡器(20)的引脚(22)设置在该第二印制板(21)上,通过连接线(23)与整机印制板(11)连接;该第二印制板(21)上还开设沟槽(211);
在整机(10)的腔体底部与晶体振荡器(20)之间设置若干第一减振器(31);
设置在该沟槽(211)上的第二减振器(32),该第二减振器(32)上还设置压片(40),该压片(40)与整机(10)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晶体振荡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减振器(31)、第二减振器(32)内均设置有若干通孔(33)。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晶体振荡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晶体振荡器(20)与整机(10)腔体之间的间隙小于第一减振器(31)、第二减振器(32)的厚度,使得第一减振器(31)、第二减振器(32)始终处于挤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656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