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石头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6809.8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5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国;郭嘉麟;刘瑞铭;赵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20;B32B27/30;B32B27/32;C08L23/06;C08L23/08;C08L23/12;C08K13/02;C08K3/26;C08K3/34;B29B9/00;B29C47/92;B29B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302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石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环保石头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石头造纸配方设计与塑料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室内外装饰墙面板、墙面砖、吊顶材料、隔断板以及地板、厨柜台面板的基材,大都采用石膏板或合成石塑板。合成石塑板具有耐腐蚀、保温性好、造价低、耐火、耐水、耐磨、不碎裂等优点,但由于在合成石塑板的制备过程中,因要添加含有酚醛树脂的工程塑料及漂白粉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因而存在难以回收再利用以及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问题,且酚醛树脂与通用型PP(聚丙烯)相比,其价格较高,价差近一倍。传统石膏板除60~80%的石膏粉主成分外,还含有20~35%的粘结剂,由于粘结剂中含有较多的挥发物质,用于室内装饰时,其环保特性欠缺。另外在石膏板的制备过程中,由于使用的主要原料大都来自电厂的脱硫石膏,因该脱硫石膏内含有结晶水,先要经过煅烧脱水处理,才能按常规进行磨粉、配料、高压成型、固化、热处理,而制得石膏板,因此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能耗较高,使生产成本增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传统石膏板环保特性差、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及合成石塑板存在的难以回收再利用和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石头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环保石头板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环保石头板,包括上层或/和下层以及基层,上层或/和下层为EVA层、EAA层、PE层或PP层,其特征在于基层是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制成的:
无机粉体 70~75%
合成树脂 20~25%
偶联剂 0.5~2.5%
润滑剂 0.5~3%
抗氧化剂 0.1~0.5%
其中:
无机粉体为碳酸钙粉、滑石粉、硅藻土、高岭土、粉煤灰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
合成树脂为LDPE、LLDPE、HDPE、PP、EVA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
偶联剂为硅烷类、钛酸酯类、铝酸脂类、铝钛复合型、锆铝复合型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
润滑剂为脂肪酸类、脂肪族酰胺类、酯类、石蜡、金属皂类、低分子蜡类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
抗氧化剂为自酚类、胺类、亚磷酸酯类、丙烯基官能团、硫代脂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
所述无机粉体的细度为400~1000目。
所述抗氧化剂优选1010、DLTDP、1076、168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以保证材料在加工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避免色泽性能发生变化。
所述偶联剂优选铝酸酯偶联剂,不仅可改善无机粉体的加工性能,而且还可以明显改善基层的物理力学性能,使填料分散均匀,以增加无机粉体的填充量。
所述润滑剂优选石蜡,或低分子蜡类中的PP蜡或PE蜡,或金属皂类中的硬脂酸锌或硬脂酸钙,以防止填料粒子之间相互聚集,同时与树脂、填料有适当的相容性,热稳定性好,成型加工时的流动性好, 不引起颜色飘移,无毒、价廉。
所述上层或/和下层以及基层的总厚度为2~10mm,上层或/和下层与基层的厚度比例为1~10︰90~99。
本发明所述环保石头板通过下列方法制备:
A、按下列质量比备基层料:
无机粉体 70~75%
合成树脂 20~25%
偶联剂 0.5~2.5%
润滑剂 0.5~3%
抗氧化剂 0.1~0.5%;
B、将步骤A所备无机粉体加热升温至110~120℃,在搅拌过程中间断加入偶联剂、润滑剂、合成树脂、抗氧化剂,混合均匀,得混合物;
C、将步骤B所得混合物在180~205℃下造粒,得基层料粒;
D、将步骤C所得基层料粒与上层或/和下层的EVA料或EAA料或PE料或PP料,按常规挤塑成型,并控制上层或/和下层以及基层的总厚度为2~10mm,上层或/和下层与基层的厚度比例为1~10︰90~99,得环保石头板。
所述步骤B的混合是在常规搅拌混合机上完成的。
所述步骤C的造粒是在常规密炼机、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上完成挤出造粒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68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