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音箱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6995.5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1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骏涛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苟明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音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箱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微型音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影音播放系统相配套的微型音箱也越来越多。现有的微型音箱通常包括音频线、音频插头、音箱壳体、喇叭、电路板、共鸣腔。音频线与音频插头和电路板连接,共鸣腔位于音箱壳体内,其中现有的音箱壳体多为一体成型,不方便拆卸维修,同时也不能使用对音质有明显提升作用的较大的共鸣腔,不然达不到便携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方便拆卸、音质较好的微型音箱。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微型音箱,包括音频线、音频插头、音箱壳体、喇叭、电路板、共鸣腔,共鸣腔是中空的,所述共鸣腔是伸缩共鸣腔,所述音箱壳体包括音箱上壳和音箱下壳,所述伸缩共鸣腔的一端与音箱上壳连接,另一端与音箱下壳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共鸣腔的一端设有开口。由于要通音,伸缩共鸣腔要留开口与音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音箱上壳的一个面设有孔,所述喇叭位于伸缩共鸣腔内。喇叭位于伸缩共鸣腔内,节省空间。
优选的,所述伸缩共鸣腔的另一端也设有开口。当共鸣腔压缩时,另一端也设有开口可以将喇叭的一个面穿过该开口,使得共鸣腔压缩量大,有利于音箱的微型化。
优选的,所述伸缩共鸣腔的呈圆柱体。此为伸缩共鸣腔的一种形状。
优选的,所述伸缩共鸣腔由多层先凸出后凹陷的软质弹性材料组成,每层材料的凹陷部分连接在一起,当伸缩共鸣腔呈伸展状态时,各层的凹陷部分展开,当所述伸缩共鸣腔呈压缩状态时,各层的凹陷部分也相应的压缩在一起。此为伸缩共鸣腔处于两种状态的方式。
优选的,当伸缩共鸣腔处于压缩状态时,音箱上壳和音箱下壳可通过卡位结构连接在一起。伸缩共鸣腔处于压缩状态时,音箱上壳和音箱下壳卡接在一起能减少微型音箱占用的空间,达到便携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伸缩共鸣腔的切面是圆形。此为伸缩共鸣腔的一种形状。
优选的,所述伸缩共鸣腔的切面是正方形。此为伸缩共鸣腔的另一种形状。
优选的,所述伸缩共鸣腔的切面是长方形。此为伸缩共鸣腔的另一种形状。
本发明由于音箱壳体包括音箱上壳和音箱下壳,所以使得音箱更容易拆卸,同时音箱的共鸣腔是可伸缩的,在占用同样的空间下,提升了微型音箱的音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微型音箱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伸缩共鸣腔的示意图。
其中:1、音箱上壳;2、音箱下壳;3、伸缩共鸣腔;4、凹陷部分;5、卡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微型音箱,包括音频线、音频插头、音箱壳体、喇叭,电路板、共鸣腔,共鸣腔是中空的,所述共鸣腔是伸缩共鸣腔,所述音箱壳体包括音箱上壳和音箱下壳,所述伸缩共鸣腔的一端与音箱上壳连接,另一端与音箱下壳连接。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伸缩共鸣腔3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喇叭位于伸缩共鸣腔3内。喇叭位于伸缩共鸣腔3内,节省空间(喇叭图中未示出)。由于要通音,伸缩共鸣腔要留开口与音源连接。所述伸缩共鸣腔呈圆柱体。此为伸缩共鸣腔的一种形状。
如图2所示,所述伸缩共鸣腔3由多层先凸出后凹陷的软质弹性材料组成,每层材料的凹陷部分4连接在一起。
当伸缩共鸣腔呈伸展状态时,各层的凹陷部分4展开,当所述伸缩共鸣腔呈压缩状态时,各层的凹陷部分4也相应的压缩在一起。此为伸缩共鸣腔处于两种状态的方式。
所述伸缩共鸣腔的另一端也设有开口。当共鸣腔压缩时,另一端也设有开口可以将喇叭的一个面穿过该开口,使得共鸣腔压缩量大,有利于音箱的微型化。
当伸缩共鸣腔处于压缩状态时,如图1所示,音箱上壳1和音箱下壳2可通过卡位结构5连接在一起。伸缩共鸣腔处于压缩状态时,音箱上壳和音箱下壳卡接在一起能减少微型音箱占用的空间,达到便携的目的。
所述伸缩共鸣腔的切面是圆形,也可以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比如伸缩共鸣腔横切面的形状还可以是除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之外的形状。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骏涛,未经刘骏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69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基制液态烃的方法
- 下一篇:无纺布边角料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