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磁结合的新型活塞式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7207.4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0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盖玉收;蔡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新型 活塞 发动机 | ||
本发明属于气动系统节能领域,涉及一种活塞式气动发动机与永磁体动力机结合的新型发动机。
背景技术
活塞式气动发动机,是利用高压空气推动活塞上下运动,然后由活塞杆把这种上下运动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活塞式气动发动机耗气量较低,可以输出较大的扭矩。因为这个特点,这种发动机广泛用在速度较低,但是扭矩较大的区域。在活塞和活塞缸的两端装上永磁体以后,就能利用交替出现的永磁体间的斥力和吸力,增强活塞的对外做功的能力,这样就会在消耗同样压缩空气的情况下,对外输出更多的功;或者在对外输出同样功的情况下,消耗更少的压缩空气。这对气动行业的节能将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
本发明就是利用永磁体间的斥力和吸力,压缩空气对活塞做功,使其在消耗尽可能少的压缩空气的情况下,能够输出更大的功率,这样就会明显提高马达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的活塞式气动发动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活塞和活塞缸的上下两端,如图2所示,分别安装了一组永磁体。活塞的运动过程中,除了受到高压空气的推力以外,也受到永磁体的斥力和吸力,辅助高压空气做功。
活塞缸上下两端磁体的切换原理是:活塞上移时,气缸排气,活塞杆向左摆动并带动可移动的永磁体(9)向同方向运动,在连杆(11)的作用下,可移动的永磁体(8)向右运动,可移动的永磁体(8)的N极移到与活塞上的永磁体(2)的N极相对,这使活塞的顶端受到较大的斥力,同时,活塞缸的下端的磁体N极也移动到活塞缸的正下端,使活塞同时受到吸力,这两个力都使活塞向下运动;同在进气口充入高压气体,在磁体力和高压空气的推动下,活塞向下运动,当快到活塞缸的下端时,可移动的永磁体(9)的S极移到与活塞上的永磁体(2)的S极相对,这使活塞的顶端受到较大的斥力,同时,活塞缸的上端的磁体S极也移动到活塞缸的正上方,使活塞同时受到吸力,这两个力都使活塞向下运动。
本发明的优点是:与传统的活塞式气动发动机相比,在输出相同功率的情况下,本发动机需要的压缩空气明显减少。借助于永磁体间的吸力和斥力,本发明在输入较少量的压缩空气时,就能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构成简图:1.活塞缸体,2.活塞上的永磁体,3.活塞体,4.活塞杆,5.销钉,6.摇杆,7.销钉,8.可移动的永磁体,9.可移动的永磁体;
图2是左视图;
图3是活塞的上极限位置示意图:10.连杆,11.销钉;
图4是活塞的下极限位置示意图;
图5是活塞缸下端磁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缸体的上端嵌入两块可移动的永磁体(8),磁极方向平行于活塞杆(4)且两两相反,缸体的下端嵌入两块可移动的永磁体(9),与相对位置的可移动的永磁体(8)的磁极方向相反、活塞体(3)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了永磁体(2)。
在缸体上有一个连杆机构,活塞杆(4)与可移动的永磁体(9)中的孔采用间隙配合,活塞杆(4)与活塞(3)之间销钉(5)连接,活塞杆(4)可绕销钉(5)摆动,带动可移动的永磁体(9)左右运动,可移动的永磁体(9)与缸体(1)之间采用销钉(7)连接,销钉(7)在可移动的永磁体(9)的槽中滑动,可移动的永磁体(8、9)之间采用连杆(11)连接,带动可移动的永磁体(8)左右运动,可移动的永磁体(8)与缸体(1)之间采用销钉(10)连接,销钉(10)在可移动的永磁体(8)的槽中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72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