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排秧箱宽窄行可调拐子苗水稻插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8845.8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3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魁;张长清;白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永魁;张长清;白杨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84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排秧箱 宽窄 可调 拐子 水稻 插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具上的插秧作业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稻插秧机均是满足和适应水稻秧苗等行距插秧作业要求。近年来,农业上提出了水稻秧苗宽窄行插秧农艺技术要求,由于该农艺技术要求有利于水稻作物生长发育,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和水稻作物品质,所以研发能实现水稻宽窄行插秧作业的插秧机迫在眉睫。目前,传统单排秧箱、以链传动箱和全齿轮传动箱结构为基础的宽窄行插秧机正在进行研究中,但是由于结构设计上的缺陷,该类宽窄行水稻插秧机不仅不能实现秧苗插秧宽窄行间距调节,尺寸单一,满足不了不同农艺条件要求,适应能力较差外,尤其是插秧后行间秧苗不能实现错位配置,即拐子苗农艺要求,不利于作物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双排秧箱宽窄行可调拐子苗水稻插秧机构,达到充分合理发挥和利用水稻秧苗生长的土地及环境条件、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和水稻品质、为水稻宽窄行拐子苗插秧提供技术支持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前排秧箱与后排秧箱呈前后位置、相互平行、且相互交叉错位配装,在前排秧箱和后排秧箱的下方分别固定配置与其相配合的前秧门和后秧门,前单轴链驱动箱和后单轴链驱动箱分别安装在前秧门右侧端部和后秧门左侧端部上,一个前栽植臂总成上的花键轴可轴向调节的插装在前单轴链驱动箱左侧的动力输出轴花键孔内,将一个前栽植臂总成与前单轴链驱动箱连接,一个后栽植臂总成上的花键轴可轴向调节的插装在后单轴链驱动箱右侧的动力输出轴花键孔内,将一个后栽植臂总成与后单轴链驱动箱连接,在后秧门上、位于后单轴链驱动箱右侧依次配装两个双轴链驱动箱,且双轴链驱动箱左侧的动力输出轴与前单轴链驱动箱动力输出轴同轴心配置,双轴链驱动箱右侧的动力输出轴与后单轴链驱动箱动力输出轴同轴心配置,两个前栽植臂总成上的花键轴可轴向调节的分别插装在两个双轴链驱动箱左侧的动力输出轴花键孔内,将前栽植臂总成与双轴链驱动箱连接,两个后栽植臂总成上的花键轴可轴向调节的分别插装在两个双轴链驱动箱右侧的动力输出轴花键孔内,将后栽植臂总成与双轴链驱动箱连接,所述的三个前栽植臂总成和三个后栽植臂总成分别与前秧门和后秧门配合,至此构成双排秧箱宽窄行可调拐子苗水稻插秧机构。
本发明不仅实现了水稻插秧宽窄行之间的调节,满足了不同农艺要求,而且实现水稻秧苗的交叉错位插秧(即拐子苗),为作物提供了更好地生长环境和条件,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合理、作业可靠、使用效果好、调节方便、适应能力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双排秧箱宽窄行可调拐子苗水稻插秧机构总体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
1、前排秧箱、2、后排秧箱、3、前秧门、4、后秧门、5、前单轴链驱动箱、6、前栽植臂总成、7、双轴链驱动箱、8、花键轴、9、后栽植臂总成、10、后单轴链驱动箱、11、秧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双排秧箱宽窄行可调拐子苗水稻插秧机构,前排秧箱1与后排秧箱2呈前后位置、相互平行、且相互交叉错位配装,在前排秧箱1和后排秧箱2的下方分别固定配置与其相配合的前秧门3和后秧门4,前单轴链驱动箱5和后单轴链驱动箱10分别安装在前秧门3右侧端部和后秧门4左侧端部上,一个前栽植臂总成6上的花键轴8可轴向调节的插装在前单轴链驱动箱5左侧的动力输出轴花键孔内,将一个前栽植臂总成6与前单轴链驱动箱5连接,一个后栽植臂总成9上的花键轴8可轴向调节的插装在后单轴链驱动箱10右侧的动力输出轴花键孔内,将一个后栽植臂总成9与后单轴链驱动箱10连接,在后秧门4上、位于后单轴链驱动箱10右侧依次配装两个双轴链驱动箱7,且双轴链驱动箱7左侧的动力输出轴与前单轴链驱动箱5动力输出轴同轴心配置,双轴链驱动箱7右侧的动力输出轴与后单轴链驱动箱10动力输出轴同轴心配置,两个前栽植臂总成6上的花键轴8可轴向调节的分别插装在两个双轴链驱动箱7左侧的动力输出轴花键孔内,将前栽植臂总成6与双轴链驱动箱7连接,两个后栽植臂总成9上的花键轴8可轴向调节的分别插装在两个双轴链驱动箱7右侧的动力输出轴花键孔内,将后栽植臂总成9与双轴链驱动箱7连接,所述的三个前栽植臂总成6和三个后栽植臂总成9分别与前秧门3和后秧门4配合。
作业时,前单轴链驱动箱5动力输出轴和双轴链驱动箱7左侧的动力输出轴分别驱动前栽植臂总成6运动,在前秧门3和前排秧箱1配合下完成前排秧苗11的取秧和插秧作业;接着,后单轴链驱动箱10动力输出轴和双轴链驱动箱7右侧的动力输出轴分别驱动后栽植臂总成9运动,在后秧门4和后排秧箱2配合下完成后排秧苗11的取秧和插秧作业,形成宽窄行、错位拐子苗插秧配置。调节花键轴8与前、后单轴链驱动箱5、10动力输出轴插入长度、及调节花键轴8与双轴链驱动箱7左、右侧动力输出轴插入长度,即可实现不同插秧宽窄行间距尺寸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永魁;张长清;白杨,未经宋永魁;张长清;白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88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摄像机
- 下一篇:一种可排水的垃圾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