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抛物面槽式聚光器反射镜支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9308.5 | 申请日: | 2012-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8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付向东;王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4J2/52 | 分类号: | F24J2/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物面 聚光器 反射 镜支臂 | ||
1.一种抛物面槽式聚光器反射镜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包括位于支臂上部的上弦杆(1)、位于支臂的下部下弦杆(2)、位于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的腹杆(3)以及连接支臂与中央主梁(60)的连接件(4);所述上弦杆(1)弯制成曲线形状或折线形状;多个所述的腹杆(3)沿支臂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的腹杆(3)与上弦杆(1)和所述的下弦杆(2)采用无铆钉铆接;两个所述的连接件(4)在支臂第一端(5)处分别与上弦杆(1)和下弦杆(2)的端部采用无铆钉铆接;所述腹杆(2)、所述上弦杆(1)和所述下弦杆(3)构成三角形网格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物面槽式聚光器反射镜支臂,其特征在于,弯制成曲线形状的所述的上弦杆(1),所述的曲线为两块抛物柱面反射镜子镜拼接后所形成的半抛物线偏移曲线的一部分,所述的半抛物线偏移曲线的偏移量为抛物柱面反射镜子镜上的支撑垫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物面槽式聚光器反射镜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弦杆(2)的形状是直线形或折线形或弧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物面槽式聚光器反射镜支臂,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的支臂第一端(5)处的腹杆(3)为直线形腹杆或折线形腹杆;位于所述的支臂第二端(6)处的腹杆(3)为直线形腹杆或曲线形腹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物面槽式聚光器反射镜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腹杆(3)的侧壁(9)与上弦杆(1)的侧壁(7)和下弦杆(2)的侧壁(8)的每一重叠处至少有一个无铆钉铆接点(5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物面槽式聚光器反射镜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4)的连接臂(12)与上弦杆(1)的侧壁(7)和下弦杆(2)的侧壁(8)的每一重叠处至少有两个无铆钉铆接点(5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物面槽式聚光器反射镜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弦杆(1)、下弦杆(2)和腹杆(3)是截面非闭合的金属薄壁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物面槽式聚光器反射镜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弦杆(1)、下弦杆(2)、腹杆(3)和连接件(4)是由冷轧薄钢板形成的金属薄壁件,并经热镀锌处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物面槽式聚光器反射镜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弦杆(1)、下弦杆(2)、腹杆(3)和连接件(4)是由铝合金经拉制形成金属薄壁件,并经阳极氧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93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