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9498.0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2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梁志远;赵建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2D29/05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结构 混凝土 浇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浇筑方法,具体的说是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已浇筑的混凝土结构影响其下方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的问题。例如,在地下结构逆作法施工过程中,梁板随基坑开挖先浇筑起来,作为围护结构的横向支撑。当基坑开挖完毕,由下向上施工混凝土内衬墙、外包柱或剪力墙等二次结构时,已形成的梁板成为混凝土顺利浇筑的障碍。遇到这种情况时,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在二次结构顶部斜支模,从喇叭口浇筑混凝土;二是模板架好后通过楼板预留孔洞进行浇筑。然而,由于混凝土在凝结、固化过程中发生收缩,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在梁板和二次结构衔接处混凝土均难以振捣密实,形成较大缝隙,影响结构的强度、防水性能和外观观感,甚至会对结构的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提高防水性和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它包括已浇筑的梁板和基坑内侧的内衬墙,内衬墙上安装支撑模板,支撑模板两侧装有对拉螺栓,内衬墙一侧与地下连续墙相连,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内衬墙混凝土浇筑至梁板下部至少15cm,对拉螺栓安装在梁板下部至少20cm,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支撑模板,保留对拉螺栓,并将内衬墙顶面打成毛面;
步骤二:在内衬墙另一侧依次安装密封带、模板、方木、钢管和钢管卡;
步骤三:在方木上部、梁板底部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一根方木条;
步骤四:在模板一端上部安装注浆管,另一端上部开设排浆排气孔;
步骤五:用砂浆浇筑内衬墙剩余部分,灌浆完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方便、操作简单、便于取材,能够有效避免产生二次结构与已有结构之间的衔接部位混凝土不密实的问题,确保混凝土防水性能和外观观感及安全性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它包括已浇筑的梁板1和基坑内侧的内衬墙2,内衬墙上安装支撑模板3,支撑模板两侧装有对拉螺栓4,内衬墙一侧与地下连续墙5相连,将所述内衬墙混凝土浇筑至梁板下部15cm处15,对拉螺栓安装在梁板下部25cm,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支撑模板3,保留对拉螺栓4,并将内衬墙2顶面打成毛面;
步骤二:在内衬墙2另一侧依次安装密封带6、模板7、方木8、钢管9和钢管卡10;
步骤三:在方木8上部、梁板1底部通过膨胀螺栓11固定一根方木条12;
步骤四:在模板一端上部安装注浆管13,另一端上部开设排浆排气孔14;
步骤五:用砂浆浇筑内衬墙剩余部分,灌浆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9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与CD8的抗原结合构建体
- 下一篇:治疗倦怠症的药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