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硫化氢的生产废气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9521.6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3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于文彬;张银奎;伍笑虹;周玉新;吴玉涛;郑丽娜;孙林东;王培荣;李百川;李宝良;朱明光;陆彬彬;宋颖明;张建民;肖翔;张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2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3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化氢 生产 废气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废气的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含硫化氢的生产废气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这种装置通过使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硫化氢的废气与高压雾化碱液进行撞击流反应,从而实现利用碱液吸收硫化氢的目的。
背景技术
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有硫化氢的废气,这种废气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厂房周边的空气环境。目前,国内外粘胶纤维生产企业多多数采用湍流塔方式进行碱洗硫化氢,通过碱液对硫化氢的吸收进行废气处理。这种工艺技术系统阻力大,反应生成的硫氢化钠浓度低,处理效果不理想,另外处理装置耗电量大,耗费的碱液量大,给各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湍流塔处理废气中硫化氢技术存在的缺陷,一是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投入资金少的采用撞击流技术处理废气中硫化氢的装置;二是提供了应用该装置、采用撞击流技术处理含硫化氢的废气的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硫化氢的生产废气的处理方法,所述的处理方法是将吸收碱液和含硫化氢的废气采用撞击流技术进行高压碰撞,吸收碱液将废气中的硫化氢吸收处理。
两个吸收塔上下串联设置且二者内部上下贯通,设置在上部的吸收塔顶部设有排气口,设置在下部的吸收塔的底部与进气总管连接;各吸收塔内分别设置有进气管、进碱管和排碱管,所述进气管上分别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进气支管,各进气支管端口内部安装有高压喷嘴;所述的进碱管通过进碱支管与高压喷嘴相连,所述排碱管与吸收塔底部相连;所述的进碱管和排碱管分别与碱液循环槽连接,进碱管与碱液循环槽之间设置有离心泵。
设置在下部的吸收塔的底部设有静压室,进气总管的端部置于静压室内部。
吸收塔内并列设置有多排两两相对的进气管,各进气管上分别设置有上下平行的进气支管。
每排进气管上的进气支管分别同轴相对设置。
含有硫化氢的生产废气由进气总管进入静压室进行缓冲,气体在吸收塔内上升,上升过程中进入设置在下部的吸收塔内的进气管,再经由进气支管喷出,进气支管内部的高压喷嘴喷出高压雾化碱液,雾化液滴在含硫化氢的反向气流中往复渗透震荡运动,撞击区高度湍动,在撞击过程中吸收碱液吸收硫化氢废气;反应完毕后,气体继续上升,进入上部吸收塔内的进气管中进行相同作业,通过两级吸收塔反应后,最终废气通过排气口高空排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公开的这种废气处理装置通过使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硫化氢的废气与高压雾化碱液进行反应,应用碱液和废气进行撞击,采用撞击流技术进行废气中硫化氢的处理,该废气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投入资金少,通过撞击流技术提高碱液对硫化氢的吸收率,废气处理效果好,吸收塔阻力小,反应生成的硫氢化钠浓度高,可达到节省电耗和碱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气总管1,静压室2,进气管3,高压喷嘴4,进气支管5,第一级吸收塔6,进碱支管7,第二级吸收塔8,排气口9,进碱管10,离心泵11,碱液循环槽12,排碱管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含有硫化氢的废气的处理方法很多,本发明所公开的这种处理方法是将吸收碱液和含硫化氢的废气采用撞击流技术进行高压碰撞,吸收碱液将废气中的硫化氢吸收处理。
参见附图1,本发明所公开的这种采用撞击流技术处理废气中硫化氢的装置,包括吸收塔和碱液循环槽,两个吸收塔上下串联设置且二者内部上下贯通,设置在上部的第二级吸收塔8顶部设有排气口9,设置在下部的第一级吸收塔6的底部与进气总管1连接。各吸收塔内分别设置有进气管3、进碱管10和排碱管13。进气管3上分别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进气支管5,各进气支管5端口内部安装有高压喷嘴4。进碱管10通过进碱支管7与高压喷嘴4相连,排碱管13与吸收塔底部相连。进碱管10和排碱管13分别与碱液循环槽12连接,进碱管10与碱液循环槽12之间设置有离心泵11,即每个吸收塔对应一组进碱管、排碱管、离心泵和碱液循环槽。通常情况下,碱液循环槽内配置有浓度是100-300g/l的碱液,碱液通过离心泵进行高压雾化,雾化压力控制在0.5-1.5mpa左右。
设置在下部的第一级吸收塔6的底部设有静压室2,进气总管1的端部置于静压室2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未经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9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