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卧式漆包机放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9840.7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9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根;周俊;王亚尼;杨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精迅特种漆包线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16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包机 放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卧式漆包机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多头卧式漆包机的放线装置其放线部位有多达数个放线盘纵向进行同时放线。如图1中所示,包括多个放线盘1、放线支架4和固定在放线支架4的横梁3上的行线转向导轮组,每个行线转向导轮组由前、后转向导轮5、7组成并对应于一个放线盘。放线盘1放出的行线2经转向导轮5、7导出放线装置,再经导轮8、9进入正道工序。由于多条行线2在放线支架上并排行走,因行线张力较小,裸线特别是裸铝线成卷曲状态,同时线间距较小,在行线过程中,线与线之间即在图1中部位6处时常出现相互缠绞,容易造成断线而影响正常生产。同时行线之间相互摩擦而引起表面毛刺和划伤现象,造成成品线严重表面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卧式漆包机放线装置,可以消除放线部位行线缠绞、摩擦的现象,可有效防止断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表面质量问题。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多个放线盘、放线支架和固定在放线支架上的多组转向导轮,每个转向导轮组由前、后转向导轮组成并对应于一个放线盘,至少相邻转向导轮组之一的前、后转向导轮之间设有供行线通过的导管,导管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放线支架上。
最好是所有转向导轮组的前、后转向导轮之间设有供行线通过的导管。全部的行线从导管里通过,相互之间无法接触,因而可以防止因行线之间缠绞、摩擦而产生断线的现象,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表面质量问题。
为了减小进、出导管的摩擦,每根导管两端管口中心分别与前、后转向导轮槽口相切。
考虑到导管过长,穿线不便,每根导管在空间上分成不相连的数段管体。
本发明通过在转向导轮组的前、后转向导轮之间设置导管,行线从导管里通过,相互之间无法接触,因而可以防止因行线之间缠绞、摩擦而产生断线的现象,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表面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卧式漆包机放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多个放线盘1、放线支架4和固定在放线支架上的多组转向导轮,每个转向导轮组由前、后转向导轮5、7组成并对应于一个放线盘1。如图2和图3所示,本例中五个放线盘1呈纵向排一列,每个转向导轮组的前、后转向导轮5、7固定在放线支架4的横梁3上,每个转向导轮组的前、后转向导轮5、7之间设有供行线2通过的导管10,导管10通过固定架11固定在放线支架的横梁3上,每根导管10两端管口中心分别与前、后转向导轮5、7槽口相切。导管10可选用UPVC材料制成的塑料管,管径宜为20mm左右。
放线盘1放出的行线2经转向导轮5进入导管10,并由导管10另一端经转向导轮7导出放线装置,再经导轮8、9至下一工序。行线2在放线支架行走时比如在位置6处,相互之间无法接触,因而可以防止因行线之间缠绞、摩擦而产生断线的现象,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表面质量问题。本发明特别适合铝芯漆包线生产中裸铝线的放线。
本发明也可以相隔一组转向导轮设置一根导管,线与线之间相隔根导管,使得间隔距离增大,可以防止线与线之间出现缠绞。
由于每个转向导轮组之间的距离不等,最长的转向导轮组之间的距离较长,穿线较为不便,可将导管分成在空间上不相连的数段管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精迅特种漆包线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精迅特种漆包线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98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曲别针
- 下一篇:一种曝气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