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β-羟基丙酸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9915.1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6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温丽瑗;马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C59/01 | 分类号: | C07C59/01;C07C51/367 |
代理公司: | 茂名市穗海专利事务所 44106 | 代理人: | 王士爱 |
地址: | 525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羟基 丙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β-羟基丙酸的方法,具体涉及均相和非均相催化水合丙烯酸制得β-羟基丙酸。
背景技术
β-羟基丙酸(β-HP)作为聚β-羟基丙酸的单体,是一种潜在的重要化工原料。该分子带有两个官能团羟基和羧基,是很多光学活性物质的前体。与醇酯化作用生成酯,氧化生成丙二酸,脱水生成丙烯酸,还可通过还原作用生成1,3-丙二醇等;1,3-丙二醇又是聚酯(PTT)的单体,可用于生产涂料、胶黏剂、水处理化学品和个人护理用品;另外β-HP还可以作为生物聚酯的原料,聚羟基烷酸(PHA)是生物可降解热塑性材料,具有广泛的物理特性,由于在许多生物代谢途径中都可发现β-HP的存在,在自发生物聚合反应中特别明显,与3-羟基丁酸作用形成聚3-羟基丁酸β-羟基丙酸(poly(3-HB-co-3-HP)。基于以上这些特性,所以在未来β-羟基丙酸的生产极具市场前景,将会成为化工领域的竞争焦点。2004年8月的美国能源部报告将β-HP列为当前世界上12种最具开发潜力的化工产品之一。
目前,报道β-羟基丙酸的合成方法中生物转化法居多,化学合成法有3-羟基丙腈水解,3-羟基丙醛氧化和Reformatsky反应,但丙烯酸水合报道很少;仅在专利CN1753858A中报道过,以二氧化碳、氧化硫、氧化氮及pKa>7的有机碱或无机碱为催化剂进行水合,该法反应后得到的是β-羟基羧酸的盐,及醚类的二聚体,产物需要进行酸化,然后要用十二烷醇蒸馏得到β-羟基丙酸及丙烯酸的低聚物,最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除去杂质,故产物的回收与分离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条件简单、生产成本低、产物分离容易且产率高的合成β-羟基丙酸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备β-羟基丙酸的方法,该方法是将丙烯酸用水配制成质量分数10%~60%的丙烯酸水溶液,加入占丙烯酸质量0.1%~1.0%的阻聚剂对苯二酚,然后再加入催化剂调节pH=0.5~4.0,用氮气置换釜内空气, 在60~280℃下反应1~24小时, 冷却至室温,即得β-羟基丙酸;
该催化剂选自质子酸、质子酸的酸式盐、缓冲溶液、沸石分子筛、负载型无机酸、酸性阳离子树脂或路易斯酸。
在本发明中,质子酸为硫酸、磷酸无机质子酸、乙酸、丙酸或草酸,对应的,质子酸的酸式盐为硫酸、磷酸无机质子酸、乙酸、丙酸或草酸的酸式盐。
在本发明中,缓冲溶液为磷酸-三乙胺缓冲溶液或磷酸-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
在本发明中,沸石分子筛为微孔AI沸石分子筛或H-β沸石分子筛。
在本发明中,负载型无机酸为H3PO4/TiO2、KH2PO4/TiO2或Ni/SO42--SnO2。
在本发明中,路易斯酸为ZnCl2、CuCl2、CoCl2、FeCl3或SnCl4。
在本发明中,酸性阳离子树脂为强酸性阳离子树脂001*7、强酸性阳离子树脂D072、弱酸性阳离子树脂D113或弱酸性阳离子树脂116。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90~250℃下反应3~18小时。
本发明的优点是: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条件简单,产物分离容易,反应具有较高的产率,克服了其他化学法的原料难得缺点及生物法产率低的弊端。
丙烯酸在反应中不仅是作为试剂,而且也是作为反应中所形成的正碳离子中间体的授体。反应是按生成正碳离子中间体的亲电加成历程进行的。加入质子酸和缓冲溶液,反应中直接电离出H+;提高H+的浓度,有利于正碳离子的形成,促进反应向正方向移动,从而提高了反应的收率。机理如下:
而固体酸催化剂通过接受一对电子抽出一个负氢离子,即促进丙烯酸形成碳正离子,L代表固体酸催化剂酸中心,机理如下:
RH + L R+ + H- :L
其反应产物是反Markovnikov规则的,原因在于:由于羰基的吸电子效应,使生成的伯正碳离子比仲碳正离子中间体 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99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