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换热回路的调温器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80614.0 | 申请日: | 2012-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3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裘浩明;尹斌;王晖;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K31/68;F16K27/12;F16K11/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回路 调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换热回路的调温器。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各部件之间需要及时补充润滑油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如润滑油润滑性能不够好则会导致汽车使用寿命大大折扣甚至会酿成车祸惨剧。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和其自身的温度有很大的关联,当润滑油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润滑油就会失去润滑性能。
润滑油温度一般在正常行驶时是不会过高,当车辆超负荷或在四驱模式设定在雪地行驶或越野时,车辆在液力变矩器过渡打滑状况下行驶,则可能造成变速油温度过高,从而失去润滑性能。
现有技术的调温器通过滑动安装在热动元件上的挡圈以及安装在挡圈两侧的弹簧的动作实现油路的旁通。这种结构的调温器弹簧的寿命较低,调温器的结构设计要求较高,且挡圈和热动元件之间的间隙导致实际流体泄露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调温器弹簧的寿命较低,调温器的结构设计要求较高,且挡圈和热动元件之间的间隙导致实际流体泄露较大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换热回路的调温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换热回路的调温器,所述调温器与外部流体冷却装置连通,所述调温器包括设有空腔的阀体和配合安装在空腔内的热动元件,所述热动元件包括内含热敏物质的本体和滑动安装在所述本体第一端的预杆,所述顶杆的一端露出本体外,所述阀体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空腔连通的三个接口: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热动元件受热时热敏物质膨胀使得本体相对所述顶杆移动以封住所述第三接口,
所述空腔的顶部设有开口,其开口端通过密封安装的端盖封闭,所述端盖一端开口,所述端盖的开口端朝向所述空腔内部,所述端盖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端盖压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热动元件的顶杆压紧接触,所述热动元件的本体的第二端设有与其连接且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所述热动元件的本体的外侧壁直径大于所述第三接口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热动元件的本体为阶梯圆柱状,其第一端的半径大于其第二端的半径,所述热动元件本体的第二端套设有内径小于所述热动元件本体第一端外径的第二弹簧,所述热动元件的本体的第二端外侧壁直径大于所述第三接口的内径,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安装部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阀体内壁压紧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簧的初始形变力大于所述本体封住所述第三接口时所述第二弹簧所受到的压力。
优选地,所述阀体内设有连通第三接口及其对应外接端口的流道,所述第三接口的半径大于所述流道的半径,所述第三接口的底部至流道的底部是距离为A,所述流道的直径为B,其中A/B≥1/16。
优选地,所述端盖的开口端内侧壁设有固定安装的挡圈,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挡图压紧接触。
优选地,所述端盖内设有弹簧基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基座压接,所述弹簧基座与所述挡圈压紧接触。
优选地,所述端盖内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组装件,所述组装件大致呈两端开口的圆筒状,所述组装件的一端与所述端盖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所述组装件的另一端内壁设有固定安装的挡图,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基座压接,所述顶杆通过所述弹簧基座与所述第一弹簧压紧接触,所述弹簧基座与所述挡圈压紧接触。
优选地,所述弹簧基座呈草帽状,所述顶杆露出的一端的端部位于所述弹簧基座的空腔内。
优选地,所述顶杆与所述弹簧基座为一体结构,所述组装件和所述挡圈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调温器的一侧与外部流体冷却装置连通,其另一侧设有与调温器阀体为一体结构的快速接头。
本发明的用于换热回路的调温器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用于换热回路的调温器采用热动元件本体堵住第三接口,减少了调温器的流体泄露点且减少了调温器的配件数量。
2)本发明的用于换热回路的调温器中第一弹簧的初始形变力大于第三接口被封住时第二弹簧所受到的压力。满足此条件时,热动元件内的热敏物质受热膨胀时,热动元件才会先向第三接口的方向移动直至堵住第三接口。此后为了防止热敏物质继续膨胀而导致顶杆刺穿热动元件内的弹性部件,在端盖内部设置了初始形变力大于第三接口被封住时第二弹簧所受到的压力的第一弹簧,当第三接口被封住后,热敏物质继续膨胀所产生的力足以推动第一弹簧产生形变以缓解顶杆对热动元件内部弹性部件的作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06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吸收体用的粉碎装置
- 下一篇:秸杆揉丝机L形锤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