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纱线纠缠绕设的送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0845.1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2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惠;陈伯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仁惠;陈伯霖 |
主分类号: | D04B15/38 | 分类号: | D04B15/38;D04B2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聚增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纱线 纠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送纱结构,尤指一种能使导纱杆与送纱轮之间的相互关系角度可因应送纱需求而调整改变,并得以积极避免纱线因张力变化所产生纠缠现象的防止纱线纠缠绕设的送纱装置。
背景技术
圆针织机是在导纱机构将纱线导入送纱装置后,再由送纱装置的送纱轮及导纱杆进行后续的定量或变量送纱操作,由于圆针织机织造纱线的种类变化日新月异,且织造市场其布匹特性需求日趋演进,使得送纱装置对纱线的导引输送操作越显重要。习知相关导引送纱的技术有GB1509309A专利案,其揭示有一送纱轮4及位于该送纱轮4一侧的分纱杆7,另,一纱线15经一导纱眼11后继绕设于该分纱杆7及送纱轮4,最后再经一纱眼12输出,以进行定量或变量送纱操作。
前述该现有技术虽可达其送纱操作,但仍存在缺点,例如:该现有技术在实际运作如纱线需求量的变化范围较大时,该分纱杆7的作用即显现不足,尤其是新功能纱线在织造时,往往会有纱线张力大小变化范围很大的状况,此时若纱线需求量突然减少而使纱线张力剧降,在送纱轮4上以相同的送纱速度送纱下,势必会使纱线由送纱轮4外周松弛下来,将导致纱线纠缠在一起的现象,使得织造运作将产生纱线纠结问题,或需被迫中断进行纱线疏导复原,显非理想的设计。再者,该送纱轮4绕经有一皮带3,由于该皮带3的宽度会占用送纱轮4部分面积,使得该送纱轮4用以绕设该纱线15的操作相当不便(参其图3、图4),且该纱线15的绕设于送纱轮4同时受该导纱眼11上、下位置的限制,也使得纱线15因该导纱眼11的限制仅能在送纱轮上绕设送纱圈数2-3圈,使纱线15在快速送纱时与送纱轮4有打滑现象,影响送纱稳定性,且送纱轮4上所绕设的纱圈疏密程度无法因应织造市场布匹特性需求加以调整,显有其缺失;且同时由于纱线15与送纱轮4之间的摩擦阻力会影响送纱速度及送纱量,由于纱线15在送纱轮4上的表面摩擦关系对纱线表面的光泽性会有损耗,将影响布匹织造的质感,该习知技术虽通过该分纱杆7而得以减少部分摩擦阻力,但尚未能达到积极减少摩擦阻力的技术设计方案,亦有一并加以改善的必要。因此,如何针对现有送纱装置的分纱杆设计缺失问题加以澈底解决,诚是业界应加以探究、突破的重点方向。
本发明人有鉴于习知送纱装置使用上的缺失及其结构设计上并不理想的事实,即着手研发构思其解决方案,希望能开发出一种确保编织机运作顺畅、可因应送纱张力变化自动调整及防止纱线发生纠缠现象的防止纱线纠缠绕设装置,以促进此业的发展,遂经多时的构思而有本发明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防止纱线纠缠绕设的送纱装置,其能使导纱杆与送纱轮的角度可进行调整,并使送纱轮上的纱线可因应织造时张力大小变化而赋予弹性疏导作用,积极避免纱线纠缠缺失,且同时能使纱线绕设在送纱轮表面的疏密程度得以因应市场布匹特性需求调整至最适当的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防止纱线纠缠绕设的送纱装置,其能使纱线与送纱轮之间的摩擦阻力减至最小限度,以利提高送纱轮的送纱量及达成提高产量的效果,同时对纱线结构表面的光泽性可维持至最佳状态,以确保布匹织造的最佳质量。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提供一种防止纱线纠缠绕设的送纱装置,其能在纱线不被需求或送纱量需求减少时,使纱线停留在送纱轮上进行不送纱或消极送纱而具有不规则送纱作用,进而同时具有定量与变量送纱的功能。
本发明为达上述目的及功效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包括:一送纱本体,其包括有一基座本体;一送纱轮,轴接于该基座本体,该送纱轮上方部位设有一定位板,该定位板固结于该底盘座,该定位板设有一轴穿孔;一导纱调整装置,固结于该定位板而位于该送纱轮的一侧,该导纱调整装置至少包括有一导纱杆;一导纱防缠装置,固结于该定位板而位于该送纱轮相对该导纱调整装置的另一侧,该导纱防缠装置至少包括有一旋动件及调节杆,该旋动件受一弹力牵制,该调节杆被该旋动件所连动。
该送纱轮的周面环布枢设有若干送纱导柱,该定位板设有一轴穿孔及两侧边设有定位孔,该定位板于该轴穿孔的周边设有一凹状的定位嵌槽,该定位嵌槽并形成该轴穿孔周缘一抵接缘,该抵接缘、该定位嵌槽垂直该定位孔的方向两侧分别设有一凸柱及穿孔
该导纱调整装置包括有一第一侧板、定位座、调整座及端帽件,该第一侧板包括有一端的嵌结部与另一端的固结部,该嵌结部具有一嵌弧凹端,该嵌弧凹端的内侧底缘设有一定位凸件,该固结部设有一导杆穿孔及两对分设在该导杆穿孔侧边的定位孔,该第一侧板定位于该定位板与该基座本体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仁惠;陈伯霖,未经陈仁惠;陈伯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0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