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绳类型以及圆棒类型的防坠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1919.3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4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谢荣坤;何运祥;徐力;姜广东;雍建华;李德平;郑朝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南京线路器材厂;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类型 以及 坠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空作业安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绳类型以及圆棒类型的防坠落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高空作业是,工作人员系上安全带,安全带的另一端挂在带固定的支点上,缺点是工作人员移动的范围小。目前的高空作业是,工作人员系上安全带,安全带的另一端挂在防坠器上,防坠器固定在导轨上,导轨为一般型材或者绳。采用型材为导轨类型的防坠落装置的缺点是导轨过重,不利于运输和安装,导致成本过高。采用绳为导轨类型的防坠落装置,有凸轮式四连杆机构和滑块式五连杆机构,凸轮四连杆式机构缺点是绳容易损伤,滑块式五连杆机构缺点是该机构对力的放大能力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于绳以及圆棒运输和安装的防坠落装置,该装置安装和拆卸简单、上下移动灵活及重量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绳类型以及圆棒类型的防坠落装置,包括本体、转动臂、两个连板、活动块和拉环,所述本体一端设有V型通槽,另一端设有条形滑槽,所述转动臂与本体在中间位置转动连接,在所述本体上,与所述转动臂转动连接点的下方后侧还设置有圆柱形凸台,所述圆柱形凸台内设置有台阶孔,所述圆柱形凸台上设置有凹槽,旋转按钮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台,所述旋转按钮与限位销通过锚固销连接,所述限位销穿过所述圆柱形凸台内的台阶孔,并通过压缩弹簧安装在所述台阶孔内,所述活动块设置在转动臂与本体之间,位于所述V型通槽开口一侧,所述两个连板相对设置在所述本体两侧,一端与所述转动臂一端转动连接,并在所述转动连接处设置弹簧,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拉环转动连接,所述销轴穿过本体上的条形滑槽。本发明的用于绳类型以及圆棒类型的防坠落装置,采用凸轮式五连杆机构,加大制动力矩;采用V型通槽结构,更适合绳类以及圆棒类的固定;采用旋转式活动块结构,减少转动臂尺寸及整体结构尺寸,同时增加制动力矩;采用弹簧锁紧结构,使得机构始终处于锁紧状态;采用限位销结构,保证绳或者圆棒不从本体与转动臂缝隙中脱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转动臂内侧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活动块一端设置为与所述弧形凹槽相适配的弧形凸台,另一端设置为平面,所述平面位于所述V型通槽开口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转动臂靠V型通槽一端外侧还设置有小圆棒,在所述小圆棒上还开有孔;在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U型弯环,所述U型弯环一端固定在所述V型通槽上端一侧,另一端设置为向所述V型通槽方向弯曲的U形,并且所述U型弯环与所述V型通槽平行设置。在转动臂外侧加一小圆棒,用于机构向下运动;在本体加一U型弯环,与拉环配合作用,用于机构向上运动。
本发明的用于绳类型以及圆棒类型的防坠落装置,采用由本体、转动臂、两个连板、活动块和拉环组成的凸轮式五连杆机构,加大制动力矩;采用V型通槽结构,更适合绳类以及圆棒类的固定;采用旋转式活动块结构,减少转动臂尺寸及整体结构尺寸,同时增加制动力矩;采用弹簧锁紧结构,使得机构始终处于锁紧状态;采用限位销结构,保证绳或者圆棒不从本体与转动臂缝隙中脱落;在转动臂外侧加一小圆棒,用于机构向下运动;在本体加一U型弯环,与拉环配合作用,用于机构向上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转动臂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转动臂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活动块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本体,2-转动臂,3-连板,4-活动块,5-拉环,6-V型通槽,7-条形滑槽,8-弹簧,9-销轴,1-1-圆柱形凸台,1-2-台阶孔,1-3-旋转按钮,1-4-限位销,1-5-锚固销,1-6-压缩弹簧,1-7-U型弯环,2-1-弧形凹槽,2-2-小圆棒,4-1-弧形凸台,4-2-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南京线路器材厂;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南京线路器材厂;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19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洞多风筒并联组合式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右箱体的减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