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生猪屠宰工艺参数的采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2812.0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9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马万太;童瑶;陈蔚芳;冷晟;蔡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生猪 屠宰 工艺 参数 采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采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影响猪肉品质的屠宰工艺参数的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猪肉是最为大众化的食品,肉品的品质安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对肉品质量安全信息进行追溯是建立“政府-企业-消费者”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猪屠宰是影响肉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在目前的公知技术中,仅仅实现了对检验检疫等肉品安全信息的追溯,而对于屠宰过程中影响猪肉品质的生产工艺参数的追溯方法和系统还未有报道。不合理的屠宰工艺参数会产生PSE肉(白肌肉)和DFD肉(主要表现为质地粗硬、切面干燥、色泽深暗)等劣质肉,严重降低了猪肉的品质。例如,在生猪电击晕工序,击晕电压的大小对猪的应激反应有影响,进而影响了肉品的质量。因此在检验检疫数据追溯的同时,对影响肉品质量的相关工艺参数进行追溯,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能够提高猪肉食品的追溯深度,同时对猪肉品质的提高也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生猪屠宰工艺参数的采集方法,其可使屠宰工艺参数与生猪个体一一对应,便于进行追溯,有利于肉品品质的提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生猪屠宰工艺参数的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服务器上建立影响猪肉品质的工艺参数数据库;
(2)运行OPC服务器,启动OPC客户端应用程序,所述客户端应用程序开始寻找已经运行并可用的OPC服务器,并基于该OPC服务器建立OPC Server对象,再在该OPC Server对象的基础上建立OPC Group对象,在各个OPC Group对象中建立各自的Item对象,并与上位机通信;
(3)射频读取耳标号,并利用PLC采集工艺参数数据,并存储在PLC对应的寄存器中,该寄存器的地址与前述Item对象建立连接,使得OPC客户端应用程序能够采用OPC标准的读函数从OPC服务器中读取所述工艺参数数据,将该工艺参数数据显示在上位机界面并更新工艺参数数据库;所述采集的工艺参数数据包括麻电电压、麻电电流、麻电时间、生猪放血时间、屠宰淋浴水温、烫毛温度、蒸汽式烫毛压力、烫毛时间、打毛时间和打毛速度;
(4)将所述耳标号和屠宰号写入挂钩电子标签中,耳标标识转化为挂钩电子标签标识,将与耳标号对应的挂钩电子标签号和屠宰号显示在上位机界面并更新到工艺参数数据库;
(5)射频读取屠宰号,依次获取燎毛温度和猪肉冷却温度,显示在上位机界面并更新工艺参数数据库;
(6)挂钩电子标签标识转换为条形码标识,条形码号更新到工艺参数数据库中,条形码随猪肉出厂,挂钩电子标签清零。
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工艺参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
上述步骤(3)中,Item对象还设置有对应各工艺参数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若采集的工艺参数数据不在所述上、下限值之间,即会调用上位机报警程序进行报警。
上述步骤(3)和(5)中,PLC将采集的各个工艺参数上传到上位机显示,而后采用ADO技术将数据发送到工艺参数数据库中。
上述步骤(3)和(5)中,麻电电压、麻电电流、麻电时间、生猪放血时间、屠宰淋浴水温、烫毛温度、蒸汽式烫毛压力、烫毛时间、打毛时间和打毛速度的工艺参数与每头猪的耳标号对应,燎毛温度和猪肉冷却温度采用屠宰号进行每头猪的识别,挂钩电子标签号进行辅助标识。
上述步骤(4)中,上位机对屠宰号采用日期加顺序号的方式进行编码。
PLC通过各个传感器负责采集现场的工艺参数数据及控制现场设备,上位机由OPC客户端和应用程序组成,负责显示人机交互界面,实时反应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屠宰工艺参数数据,采集工艺参数的各个分散的PLC通过各自的网络接口模块和上位机通过以太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2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