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褥疮膏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83350.4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4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旋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旋旋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06;A61P1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褥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褥疮膏。
背景技术
美国国家压疮顾问组(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NPUAP)对压疮的定义是“压疮是局限在皮肤或皮下组织的损害,常位于骨骼突起部位,与压力、磨擦力和(或)剪切力有关”。因为大部分压疮是可预防的,所以国内有卫生机构将其做为医护质量高低的指标,在管理评审标准中要求各级医院患者的压疮年发生数为零,但实际很少有医院能达到这个标准。因为在特定人群中,压疮有其发生的必然性,而且治疗困难。2004年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 并发压疮的患者占住院患者的14%~17%,而欧洲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病率约占住院患者的18.1%。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影响原发疾病的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导致身体状况恶化或者死亡。压疮是世界卫生保健机构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褥疮,又称压疮、席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皮肤供氧不足、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目前临床治疗主要是抗菌消炎为主,防止继发感染,但是对于肌肉组织再生没有很好的办法,因为不能迅速生肌愈合疮口,所以临床疗效并不理想。
现今市面上也有很多专门针对压疮的药膏,其成分大都是以黄芪、连翘、当归、白芷等药材,治疗效果不是很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治疗褥疮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褥疮效果好的褥疮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褥疮膏,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黎辣根40份,天麻1份,煅炉甘石30份,生姜5份,乳香16份,石菖蒲20份,补骨脂5份,牵牛子5份;
所述褥疮膏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
(1)称取原料药,将黎辣根、天麻、生姜、乳香、石菖蒲、补骨脂和牵牛子混合,加入10倍重量的水,煎煮2-3小时,滤渣再加入5倍重量的水,煎煮1-2小时,合并滤液,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2-1.3,得浓缩液;
(2)将煅炉甘石粉碎至100目,加入浓缩液中,搅拌均匀,即得。
黎辣根:黎辣根为鼠李科植物长叶冻绿的根或根皮。具有清热利湿、杀虫、解毒的作用。
天麻: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
煅炉甘石:煅炉甘石。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
乳香:调气活血,定痛,追毒。
石菖蒲:能为辟秽开窍,宣气逐痰,解毒,杀虫。
补骨脂: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
牵牛子: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褥疮膏,敛疮生肌效果好,见效快,使用2天就见效,使用药物种类少,制备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有效率达到100%,是广大褥疮患者的首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
一种褥疮膏,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黎辣根40份,天麻1份,煅炉甘石30份,生姜5份,乳香16份,石菖蒲20份,补骨脂5份,牵牛子5份;
所述褥疮膏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
(1)称取原料药,将黎辣根、天麻、生姜、乳香、石菖蒲、补骨脂和牵牛子混合,加入10倍重量的水,煎煮2-3小时,滤渣再加入5倍重量的水,煎煮1-2小时,合并滤液,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2-1.3,得浓缩液;
(2)将煅炉甘石粉碎至100目,加入浓缩液中,搅拌均匀,即得。
使用方法:将褥疮膏抹于褥疮创面,每平方厘米涂抹50g药膏,每天换药一次。
临床效果验证
选取褥疮患者50例,共有褥疮122块,由专人填写调查问卷,详细询问病史,经全面体检,均无败血症等并发症。
根据患者褥疮的分期及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入选两组的褥疮总评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方法:
1、治疗组:根据实施例1的本发明褥疮膏使用方法进行治疗,按照半月一个疗程,进行治疗,直至痊愈。
2、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治疗方法碘伏消毒,烤灯烤,疮口干晾不予包扎,输液和支持疗法。
全部病例观察两个月,结果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旋旋,未经王旋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33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