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牛多涎症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83449.4 申请日: 2012-08-01
公开(公告)号: CN102772776A 公开(公告)日: 2012-11-14
发明(设计)人: 康莉 申请(专利权)人: 康莉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1/1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2300 山东省聊城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牛多涎症 中药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纯中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牛多涎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牛多涎症又名“胃冷吐涎”,多是因寒邪侵犯脾胃而引起口流大量唾涎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病。中兽医理论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寒,或久淋阴雨,久宿霜露,或劳役过重,出汗突被冷风阴雨寒湿侵入肌肤,损伤营血,伤及脾胃,以致运化失常,津液寒凝而上逆,由口大量吐出,此外,如空肠过饮冷水,寒邪客于脾胃,故症见:发病突然,精神沉郁,被毛松乱,肌肉震颤,耳鼻俱冷,口温不高,四肢冰凉,口色灰白而微青,大量口涎从口中连续不断地流出,口涎如丝,没有泡沫,食欲不振,反刍停止,有时肚腹胀满,间有拉稀,脉沉迟,口色淡,苔白滑。目前现代兽医没有什么办法治疗牛多涎症,只是用止呕药治疗之,只能治标不能治标,以致延误治疗再生它病,给养牛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中兽医多用附子理中汤《奇效良方》治疗,效果不理想,具有治愈慢,低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药源广,价廉,疗效显著,效果确切,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牛多涎症的中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药源广,价廉,疗效显著,效果确切,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牛多涎症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牛多涎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的,桂枝60、紫苏50、生姜80、高良姜50、荜拔50、豆豉姜50、樟树60、法半夏30、棉花根50、炒莱菔子60、炒谷芽60、陈皮60、乌药50、黑老虎50、鸡骨香50、五爪龙50、千斤拔50、炙甘草20。将以上18味中药原料共放在砂锅内加4000毫升水浸泡20分钟用武火熬开,再用文火熬25分钟将药液倒出,再加3500毫升水用武火熬开,再用文火熬20分钟将药液和第一次熬的药液倒在一起候温一次灌服,一日一剂。 

治疗疗程:每个疗程3天,轻者1个疗程即可治愈;重者2-3个疗程即可治愈,治愈后不易复发 

治疗效果:有效率100%,治愈率100%,。 

本发明的药物优点在于:无刺激作用,无毒副作用,无过敏反应,作用迅速,疗效肯定,效果显著。 

本发明药物具有解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利水祛涎的功效。 

本发明药物适用于牛多涎症,主要症状:发病突然,精神沉郁,被毛松乱,肌肉震颤,耳鼻俱冷,口温不高,四肢冰凉,口色灰白而微青,大量口涎从口中连续不断地流出,口涎如丝,没有泡沫,食欲不振,反刍停止,有时肚腹胀满,间有拉稀,脉沉迟,口色淡,苔白滑。 

本发明药物机理如下: 

桂枝:味辛、甘,性温。入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温经散寒,通阳化气的功效。参考(中医方药学,广东中医学院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73年6月第1版,1973年6月第1次印刷,见67页) 

紫苏:味辛,性温。气香。入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中,解鱼蟹毒的功效(同上,见68-69页) 

生姜:味辛,性温。有辛辣味。入肺、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散寒止咳的功效(同上,见73页) 

高良姜:味辛,性热。入脾、胃经。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同上,见245页) 

荜拔:味辛,性热。入胃、大肠经。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同上,见245页) 

豆豉姜:味辛,性温。气香。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祛风寒湿,活血祛瘀的功效。(同上,见246-247页) 

樟树:味辛,性温。气香。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同上,见248页) 

法半夏:味辛,性温。入脾、胃经。具有燥湿祛痰,和胃止呕,散结消痞的功效。(同上,见405-406页) 

棉花根:味甘,性微温。具有止咳,祛痰,平喘,补脾益气,健脾化湿的功效。(同上,见414页) 

炒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入脾、胃、肺经。具有消食导滞,降气祛痰的功效。本品炒用性偏温,增加健脾开胃之力。(同上,见460页) 

炒谷芽:味甘,性平。具有消食健胃的功效。本品炒用能增加健脾开胃的作用。(同上,见463页) 

陈皮:味辛、苦,性温。气芳香。入脾、肺经。具有行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同上,见476页) 

乌药:味辛,性温。入脾、胃、肺、肾经。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同上,见481页) 

黑老虎:味辛,性温。气香。具有行气止痛,活血祛瘀,祛风湿的功效。(同上,见501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莉,未经康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34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