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FB1降解菌及降解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3758.1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5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尹清强;左瑞雨;王平;刘俊熙;王潇;常娟;郑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普爱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9/00;C12R1/69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661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fb sub 降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FB1降解菌及降解酶。
背景技术
自1960年英国火鸡暴发霉菌毒素疾病以来,世界各地对霉菌毒素中毒症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目前,已知有300多种真菌可产生霉菌毒素,主要的霉菌毒素包括:黄曲霉素(aflatoxin)、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素、单端孢烯和橘霉素等。这些毒素分布较广,已从大量的饲料原料和混合饲料中分离出。在各种霉菌毒素中,黄曲霉素被认为是最严重、毒性最大的一种,这是因为它可使肝中毒,并具有很强的抑制免疫,致癌、致突变和致畸性。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2年资料,世界上约有25%的谷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而危害饲料最严重的有:黄曲霉、镰刀菌和青霉三种。这些霉菌主要污染玉米、小麦、大米、大麦、小米和燕麦等谷物,其中玉米和小麦的阳性检出率可分别高达45%和20%以上。
动物在采食含有不同剂量黄曲霉毒素的日粮时,将表现为生长受阻、采食量减少、饲料利用率降低、被毛粗乱、精神沉郁、厌食、免疫抑制、肝损伤、黄疸、凝血病、贫血、出血性腹泻等不同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动物死亡。另外,饲料霉变后营养物质平均损失15%,甚至完全失去饲用价值。据报道,全球每年因霉毒素污染粮食和饲料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2011年12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对全国液体乳产品进行抽检结果,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究其原因是由于奶牛食用霉变饲料所引发,一时轰动了全国,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因而,寻找有效的方法来降低或消除霉菌毒素的危害,变得越来越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FB1(全称:黄曲霉毒素B1)降解菌及降解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AFB1降解菌:该降解菌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ne)AOYIN2012Y8,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5817,保藏日期2012年02月28日,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一种降解酶,按下法制备获得:
(1)、AFB1降解菌的固体发酵培养:
将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ne)AOYIN2012Y8 CGMCC No.5817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中,28~30℃恒温培养,待孢子大量生长时收获,用接种环将孢子刮下,用含有0.5~0.7 % Tween 80的生理盐水将孢子浓度调整至1.0×108 CFU/mL,按每30g固体发酵培养基接种5~7 mL进行接种,混合均匀后于28~30℃恒温培养5~7 d后收获,得固体发酵培养物;
(2)、AFB1降解酶粗酶液的制备:
将步骤(1)获得的固体发酵培养物与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室温浸泡,浸泡完成后先过滤,之后将滤液离心,取上清液经盐析、透析纯化得AFB1降解酶粗酶液;
(3)、凝胶层析分离AFB1降解酶粗酶液,浓缩、冻干即得AFB1降解酶。
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按如下方法制备:按质量比(6~7):(2~3):(1~2)称取麸皮、玉米、豆粕,麸皮、玉米与豆粕的总和为10,而后以固体:水=1:(0.8~1.1)质量比加水,搅拌均匀后,高压蒸汽灭菌。
盐析、透析和凝胶层析均采用本领域常规操作方法,并且透析时,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4 KDa的透析袋;凝胶层析时,所用凝胶为Sephadex G-100,分离范围为4~150 KDa。
进一步,透析时,以10 mM、pH 7.4 的Tris-HCl为缓冲液;凝胶层析时,上样速度为3~4mL/5min,洗脱速度为3~4 mL/10 min,以0.025 M KCl-0.1 M Hac为洗脱液。
本发明以腐烂的有机质作为AFB1降解菌的主要来源,制备的降解酶对AFB1具有较强的黄曲霉毒素分解能力,其最高降解率达80.12%。
附图说明
图1:AFB1降解菌提取基因组DNA电泳检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普爱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普爱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37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钻钻孔碎屑收集装置
- 下一篇:饲料搅拌装置
- 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SUB>1</SUB>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 一种同时检测赭曲霉毒素A和黄曲霉毒素B<SUB>1</SUB>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 一种黄曲霉毒素B<sub>1</sub>的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 一株在高盐环境中除去黄曲霉毒素B<sub>1</sub>的假丝酵母菌的使用
- 基于两种量子点之间能量转移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
- 红城红球菌在降解酿造调味品或其原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中的用途
- 红城红球菌在降解饲料或其原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中的用途
- MT基因作为防治AFB1致鸭肝脏损伤靶标基因的应用
- 一种大米中黄曲霉毒素B1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
-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鉴别黄曲霉毒素B1和B2的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