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刻瓷赋彩产品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4335.1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5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董善习;任允鹏;岳剑;齐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硅元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0 | 分类号: | C04B41/8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刻瓷赋彩 产品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刻瓷产品,具体涉及一种刻瓷赋彩产品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刻瓷是一项技术性与艺术性并存的技艺,作者根据其创作思路,以刀代笔,刻划出纹理的深浅、层次的变化等,并用不同的装饰颜色相互搭配。涂绘工序是对刻瓷画面及装饰效果进行的最后完善,而不是随意的颜色填充。
传统的中国手工刻瓷艺术的工艺流程如下:
(1)在瓷器上绘制草图;
(2)依照草图所绘纹样用刻刀刻划、凿、镌;
(3)在刻好的纹理中涂绘颜色,将画面的艺术效果呈现出来。
传统刻瓷所用涂绘颜色通常为国画颜料、油画颜料等普通常温颜料,并未使用无机陶瓷装饰材料,所以色彩保存性差,只要存放时间一长,颜色就会有所改变,甚至褪色。而且涂绘的国画颜料或油画颜料遇水等容易被清洗或刮擦掉,这是因为瓷胎已经不吸水。所以,传统刻瓷产品耐久性较差,最终影响刻瓷作品整体的美观、艺术价值、艺术效果及收藏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刻瓷赋彩产品的制备工艺,使刻瓷作品在保持其原有艺术价值的基础上,能够长久无损保存、不褪色而且易于清洁。
本发明所述的刻瓷赋彩产品的制备工艺,是将刻瓷后的产品涂覆无机陶瓷装饰材料后,再将产品进行烧成。
所述的烧成温度为750~900℃。
本发明是采用传统手工刻瓷技艺,以刻刀、凿、锤等工具(或电动工具)进行瓷体釉面、胎体的篆刻,然后再将刻好的纹理根据作者的创作想法,涂绘合适的无机陶瓷装饰材料,待充分干燥后,经750~900℃低温烧成,采用先慢后快的烧成制度,进行烧制,使无机陶瓷装饰材料发色,并稳固附着于陶瓷表面。
所述的无机陶瓷装饰材料包括适用于陶瓷、玻璃的颜料、色料以及含有着色或发色物质的釉料。
无机陶瓷装饰材料经低温烧成,熔融并附着于瓷器表面,形成紧密的连接层,不会脱落、掉色,并且能够耐水冲洗以及擦拭。而烧成制度的设定,应该根据刻瓷作品做相应调整,同时考虑到瓷坯的膨胀系数以及陶瓷制品的形状、尺寸等。刻瓷作品经刻刀、锤等工具的刻划、敲打,瓷坯内部可能会产生部分的微裂纹,如果烧成不当,就可能造成开裂,这对刻瓷作品的创作是灾难性的。所以烧成制度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并在瓷坯中石英的转变温度点,适当减缓烧成速度,以保证产品的完整性。
无机陶瓷装饰材料烧成前后有着明显的色调差别,属于后发色材料,所以作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提前对其烧后发色做到心中有数,并进行合理装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使用无机陶瓷装饰材料涂绘在已刻制成型的陶瓷截面上,并在750~900℃下烧制而成,使得刻瓷作品在保持原有艺术特点的前提下,能够长久保存,不会出现颜色的脱落、褪色等问题,可用水进行无损洗刷,易于清洁。该方法适应于陶器、瓷器、玻璃、琉璃等器皿的刻瓷装饰,是刻瓷装饰技艺方面一项新的突破与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以高石英瓷为例:
将刻瓷后的产品涂覆无机陶瓷装饰材料后,待充分干燥后,经900℃低温烧成,烧成曲线如下:室温~300℃,3℃/min;300~550℃,3.5℃/min;550~600℃,2.5℃/min;600~900℃,4.5℃/min,保温15min。
室温~300℃,主要是水分蒸发阶段,吸附水的排出,并可能伴有β-方石英向α-方石英的转换;300~550℃,主要是结晶水的排出以及有机质的氧化等;550~600℃,主要涉及α-石英与β-石英的晶型转换;600~900℃,颜料等正常发色。
实施例2
以精陶为例:
将刻瓷后的产品涂覆无机陶瓷装饰材料后,待充分干燥后,经820℃低温烧成,烧成曲线如下:室温~550℃,4.5℃/min;550~600℃,2.5℃/min;600~820℃,4.5℃/min,保温15min。因为陶器相对于瓷器来讲,液相成分相对较少,所以这个烧成过程可以适当快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硅元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硅元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43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工艺参数控制的回弹补偿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合金导体架空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