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轨内燃机车整体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4756.4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5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刘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7/00 | 分类号: | B60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李勇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车 整体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车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宽轨内燃机车整体车轮。
背景技术
车轮是轮对的关键部件之一,然而轮对同时又是机车车辆行走部中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的重要部件,承受着巨大的静载荷和动载荷。一方面,机车全部的重量最终通过车轮支承在钢轨上;另一方面,机车全部的牵引力和制动力,最终也是来源于钢轨与车轮踏面之间的摩擦力;再者,机车要始终沿着钢轨行进,必须要由车轮的轮缘来发挥它的导向与防护功能,轮对旋转实现了机车车辆在钢轨上的运行。目前国际上准轨用车轮常用的直径(指轮辋接触轨道的外缘直径)规格有:Φ840mm、Φ890mm、Φ915mm、Φ1050mm、Φ1250mm。通常动车、地铁、货车、客车等车型用Φ840mm、Φ890mm、Φ915mm车轮较多,内燃机车用Φ1050mm车轮较多,电力机车用Φ1250mm车轮较多,但并不完全局限于此。
目前内燃机车用得最多的直径为Φ1050mm的车轮结构,有组合式车轮,也有整体车轮,轮辋的厚度通常不小于70mm,轮辋的宽度通常在在139mm~145mm之间。但是对于使用宽轨(轨间距为1520mm)的国家,由于宽轨线路限界与准轨(轨间距为1435mm)线路限界不同,以及牵引电动机悬挂系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机车轮对车轴上安装的部件下端到轨道与车轮接触面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保证机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这个距离称为机车底部界限,采用Φ1050mm的车轮不能满足宽轨机车的底部限界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宽轨内燃机车整体车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在车轮全磨耗尺寸范围内,满足了机车底部限界等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宽轨内燃机车整体车轮,该车轮由轮毂、轮辋和连接轮毂与轮辋的辐板构成,所述轮辋接触轨道的外缘直径在1080mm~1083mm之间,所述轮辋的厚度大于或等于74.5mm,轮辋的宽度在140mm~143mm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宽轨内燃机车整体车轮,轮辋接触轨道的外缘直径范围满足了宽轨机车底部限界要求,轮辋的厚度范围确保了车轮的全磨耗尺寸范围,轮辋的宽度保证了车轮与轨道的正常接触,使机车在轨道上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车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沿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宽轨内燃机车整体车轮,该车轮由轮毂1、轮辋2和连接轮毂1与轮辋2的辐板3构成,轮辋2接触轨道的外缘21直径D在1080mm~1083mm之间,轮辋2的厚度d大于或等于74.5mm,轮辋2的宽度L在140mm~143mm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宽轨内燃机车整体车轮,材质符合标准GOST10791-2011中T号钢的规定,踏面22即轮辋径向边缘外形符合GOST11018-2000中“机车踏面外形轮廓”要求,轮直径全磨耗到限直径D1为1000mm,轮辋2接触轨道的外缘21直径范围能满足宽轨机车底部限界要求,轮辋2的厚度范围确保了车轮能够达到全磨耗尺寸范围并保证车轮在全磨损尺寸范围内达到强度要求的最小厚度值,轮辋2的宽度L保证了车轮与轨道的正常接触,使机车在轨道上安全运行。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轮辋的厚度d在74.5mm~77mm之间,既确保了车轮全磨耗尺寸范围内的强度要求,又不会因车轮过重而导致增加额外负载。
为了在维修过程中方便车轮的拆卸,在轮毂1上设有注油孔4,轮毂1内孔面上设有环状导油槽5,注油孔4与环状导油槽5连通。注油孔4的外端41开口相对内端42开口较大,并且在外端41设有与油杯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具体使用时,可将油杯直接旋进注油孔4内并向其中注油,油进入环状导油槽5内,这时击打车轮并将其从车轴上拆卸下来,因在轮毂内孔11与穿在该内孔11中的车轴之间有油润滑就比较省力。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注油孔4中心线与车轮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在50度~60度之间,优选为57度,加油更加方便。辐板3与轮毂1中心线的垂面之间的夹角∮1为20度。其中辐板的厚度沿径向渐变,辐板3靠近轮毂处的最大厚度d1在46mm~47mm之间,辐板靠近轮辋处的最小厚度d2在27.5mm~28.5mm之间,在保持整体车轮重量的情况下,满足整体车轮的承载强度。根据需要,辐板3上还可均匀设置工艺孔,一方面可方便轮对组装检查,另一方面可减轻车轮重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47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泄漏电流变体电磁流体阻尼器
- 下一篇:一种脉冲爆震发动机射流点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