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火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5536.3 | 申请日: | 201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9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烈;韦建松;唐轶媛;李光丰;零妙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建烈 |
主分类号: | C22C18/00 | 分类号: | C22C1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火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可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引火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稀土引火合金在工业及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在日常生活中,稀土引火合金主要用于打火石,是打火机引火的重要来源。在国防军工中,将稀土引火合金加工成为不同的元件,分别装入不同的武器上,可获得满意的军火效果。如武器中用于曳光弹,子弹和炮弹的引芯、点火装置和其它军用设施等。其他工业方面将发火合金加工成元件后,可用于工业汽灯,矿用安全灯,焊枪点火器和火炬点火装置等。
传统的稀土引火合金一般由稀土或混合稀土、铁、镁、铜等合成,由于合金中RE的含量往往在70%以上,使得合金的成本非常昂贵;而且稀土元素极易氧化,在合金中的含量越大,因其氧化而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越大,降低稀土元素在引火合金的中含量不仅能降低成本,同时也能提高产品质量。因此,寻求一种稀土含量较低的新一代引火合金成为发展必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在保证其性能的前提下,减少稀土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可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引火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引火合金,其组分包括铈、铁和锌,锰,铝。各组分的重量分数为:铈25~27%,铁7~9%,锌64~68%,锰0.1~3%,铝0.5~1.5%。
所述的各组分的重量分数优选为:铈25~27%,铁8~9%,锌65~68%,锰0.4~1.5%,铝0.5~1.0%。所述的各组分的重量分数进一步优选为:铈26%,铁8%,锌65%,锰0.5%,铝0.5%。制备上述引火合金的方法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各组分的重量分数比例称取原料铈、铁和锌,然后将各组分裁切成小块;粒径0.3~0.6cm为宜。
(2)将各组分一起投入熔炼炉中,然后进行高温熔炼;炉温为900℃以上;
(3)待各组分熔化、混合均匀后,出炉降温铸锭,即可得到成品的引火合金。
合金中的稀土元素与Zn、Fe等生成低燃点的金属间化合物;部分多余的Fe的加入与Zn生成硬脆的FeZn化合物,起到加强合金的强度的作用;Zn作为合金的基体,具有较好的延展性能,使得合金的挤压加工性能得以提高;少量的Mn可以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少量的Al能增强合金的耐磨性。
本发明的优点:
1.稀土使用量少,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高。
2.产品性能稳定,根据检测,使用本发明的配方及制备方法生产出来的合金密度(ρ)为6.7g/cm3~6.9g/cm3,熔点(t)590℃~640℃,硬度(HV)150~170,发火率≥98%。
3.燃点低、耐磨性强;由于锌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熔点降低,延展性好,(传统的稀土引火合金中锌只是作为微量加入物,以提高合金的密度和耐腐蚀性能。)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稀土引火合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引火合金各组分含量:铈260g,铁80g,锌650g,锰5g,铝5g。
其制备方法:
(1)将上述各组分裁切成小块;
(2)将各组分一起投入熔炼炉中,然后进行高温熔炼;
(3)待各组分熔化、混合均匀后,出炉降温铸锭,即可得到成品的引火合金。
经测定其发火率≥99%,硬度值为164HV,且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实施例2:
引火合金各组分含量:铈260g,铁70g,锌650g,锰10g,铝10g。
其制备方法:
(1)将上述各组分裁切成小块;
(2)将各组分一起投入熔炼炉中,然后进行高温熔炼;
(3)待各组分熔化、混合均匀后,出炉降温铸锭,即可得到成品的引火合金。
经测定其发火率≥98%,硬度值为162HV,且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实施例3:
引火合金各组分含量:铈250g,铁70g,锌670,锰4g,铝6g。
其制备方法:
(1)将上述各组分裁切成小块;
(2)将各组分一起投入熔炼炉中,然后进行高温熔炼;
(3)待各组分熔化、混合均匀后,出炉降温铸锭,即可得到成品的引火合金。
经测定其发火率≥98%,,硬度值为160HV,且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建烈,未经梁建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5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