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换式远程网桥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6130.7 | 申请日: | 201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5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思迈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换 远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桥,特别是涉及到一种交换式远程网桥。
背景技术
网桥(Bridge)像一个聪明的中继器。中继器从一个网络电缆里接收信号, 放大它们,将其送入下一个电缆。相比较而言,网桥对从关卡上传下来的信息更敏锐一些。网桥是一种对帧进行转发的技术,根据MAC分区块,可隔离碰撞。网桥将网络的多个网段在数据链路层连接起来。
网桥将两个相似的网络连接起来,并对网络数据的流通进行管理。它工作于数据链路层,不但能扩展网络的距离或范围,而且可提高网络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网络1 和网络2 通过网桥连接后,网桥接收网络1 发送的数据包,检查数据包中的地址,如果地址属于网络1 ,它就将其放弃,相反,如果是网络2 的地址,它就继续发送给网络2.这样可利用网桥隔离信息,将同一个网络号划分成多个网段(属于同一个网络号),隔离出安全网段,防止其他网段内的用户非法访问。由于网络的分段,各网段相对独立(属于同一个网络号),一个网段的故障不会影响到另一个网段的运行。
现有的网桥一般只能够为处于一地的局域网网段间提供连接,对于位置距离过远的两个局域网没有作用,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内部都建立有自己的局域网。对一个小型企业来说,可以方便地在自己的局域网上采用Internet的技术和产品来建立专用企业网络(即Intranet)。而对于一个大型公司或者一个系统来说,由于其分公司和下属机构地理分布不集中,整个公司或系统各个局域网之间的连接就成为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在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交换式远程网桥,解决现有网桥只能提供同一个地局域网网络间的连接,显的应用范围较窄的缺陷。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交换式远程网桥,包括转换芯片、以太网PHY模块、E1接口模块,所述的转换芯片上设置有HDLC接口和MII接口,所述的E1接口模块连接在转换芯片的HDLC接口上,以太网PHY模块都连接在转换芯片的MII接口上,转换芯片上还连接有一个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和时钟模块。
所述的转换芯片上还设置有复位模块。
所述的转换芯片采用xBridge2.0芯片。
所述的E1接口模块采用XRT82D20芯片。
所述的以太网PHY模块采用AC101-TF芯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采用xBridge2.0芯片实现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的数据交换,因为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不一样,采用了一个SDRAM来来缓冲;采用本装置使用时,是需要一对配合使用,两个相距很远的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都设置一个远程网桥,两个相距很远的局域网通过广域网实现之间数据的透明交互。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交换式远程网桥,包括转换芯片、以太网PHY模块、E1接口模块,所述的转换芯片上设置有HDLC接口和MII接口,所述的E1接口模块连接在转换芯片的HDLC接口上,以太网PHY模块都连接在转换芯片的MII接口上,转换芯片上还连接有一个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和时钟模块。
所述的转换芯片上还设置有复位模块,复位模块为MAX705芯片,对转换芯片进行复位,一般在转换芯片工作出现紊乱时使用,能够快速处理故障。
本发明的转换芯片采用xBridge2.0芯片,该芯片可以实现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连接;以太网PHY模块采用AC101-TF芯片,连接外部的以太网,完成以太网数据包的发送和数据处理;E1接口模块采用XRT82D20芯片,连接外部的广域网,对广域网的信号进行线路编码、解码,以及完成抖动抑制的功能。
本发明使用时,需要配对使用,两个相距很远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都设置一个本装置,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两个相距很远局域网之间数据的透明交互。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数据传输速度不一致,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度要远高于广域网,本装置设置一个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用来对数据的缓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思迈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思迈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61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