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烧烫伤的软膏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6303.5 | 申请日: | 2012-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6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景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东旭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K9/06;A61P17/02;A61K35/36;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烫伤 软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用中药外用软膏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烧烫伤创面应急处理的外用软膏,对于I度烧伤、烫伤具有迅速止痛、消炎、防止创面的恶化感染和治疗的效果。
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由于接触火、开水、热油等高热物质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皮肤损伤。中医称之为“汤火伤”、“火烧疮”。轻者可自愈。传统中医辨证治疗烧烫伤,主要靠外用抗菌消炎药物来防止创面感染、促进促进愈合。中医药在治疗烧烫伤方法,有着独特的治疗效果;治疗烧烫伤的药物有京万红、美宝等烧伤膏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抗菌、止疼生肌功效的外用中药软膏,用于治疗I、II度烧烫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药物的原料、药材及其重量组份的用量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份用量具有最佳的效果:
白芷15份、寒水石20份、苦参20份、黄柏25份、罂粟壳6份、血余炭15份;辅料:黄蜡80-120份、麻油450-550份。
制备方法:把白芷、寒水石、苦参、黄柏、罂粟壳、血余炭均粉碎成粗面,入450-550份麻油内,熬至药枯,去渣过滤,加入黄蜡收膏备用。
使用方法:将药膏均匀地涂在消毒纱布上敷于患处,每日换药一次,如体温及气温过高,每日换2--3次。
为达到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疼生肌的功效,本发明选择白芷、寒水石、苦参、黄柏、罂粟壳、血余炭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烧烫伤。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苦参【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白芷【化学成分】:该品含挥发油,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如当归素、白当归醚、欧前胡乙素、白芷毒素等。还含有挥发油,油中有3-亚甲基-6-环己烯、十一炭烯-4、榄香烯、十六烷酸、壬烯醇等。【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寒水石:本品为天然沉积矿物单斜晶系硫酸钙或三方晶系碳酸钙矿石。主要成分为硫酸钙(CaSO4·2H2O),尚含有铁、铝等杂质或者是碳酸钙(CaCO3),尚含镁、铁、锰、锌等杂质。【功能】清热泻火,利窍,消肿。【主治】用于热病烦渴,丹毒烫伤。
黄柏【性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化学成分】关黄柏主要含小檗碱约1.6%,尚含掌叶防己碱、黄柏碱、药根碱、黄柏酮、蝙蝠葛任碱、白栝楼碱、木兰碱、柠檬苦素等.根皮分离出小檗碱约9%,尚含药根碱、黄柏碱、白栝楼碱.川黄柏小檗碱含量较高,达3%.【抗菌作用】黄柏抗菌有效成分为小檗碱.黄柏煎剂或醇浸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草绿色链球菌、霍乱弧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几乎无效;亦有报道对大肠杆菌有效者;就生药而言,黄连抗菌作用较黄柏强1倍;体外试验黄柏对结核杆菌也有抑制作用,且对耐链霉素、对氨水杨酸、异烟肼的结核菌株也有效.在用豚鼠接种人型结核菌作实验治疗时,口服或注射的疗效均很差.对接种牛型结核菌的豚鼠,从黄柏提取的盐酸结晶物作肌肉注射,有一定疗效。黄柏对结核病人的临床症状及X线检查有好转,且优于黄连。
罂粟壳【英文名】PERICARPIUM PAPAVERIS【别名】粟壳、罂子粟壳、米囊子壳。【来源】本品为罂粟科罂粟属植物罂粟的干燥成熟果壳。【性味归经】酸、涩,平;有毒。归肺、大肠、肾经。【功能主治】敛肺、涩肠、止痛。用于久咳、久泻,脘腹疼痛。
血余炭:人发制成的炭化物。【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功效】消瘀,止血,利小便。用血余炭15g,煎服或研末服,每次1.5g,每日3次,治疗声带下粘膜出血效果较好(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5:31);单用本品研末,麻油调糊,外涂患处,每日1次,治疗带状疱疹,一般1次止痛,2~3次可治愈(浙江中医杂志,1991.6.255)。另据报道,还可用治面部色素痣、拔牙后出血。以上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东旭,未经景东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63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烧烫伤中药软膏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烧烫伤中药外用膏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