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桨变距用分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6768.0 | 申请日: | 201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5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宁勇;李群力;谢卫红;周娇君;刘飞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1/38 | 分类号: | B64C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桨 变距用分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桨变距用分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大、中型气垫艇的推进系统普遍采用变距空气螺旋桨,以通过螺旋桨桨叶变距来保持和发动机的工作匹配,实现机桨联调。
变距空气螺旋桨在工作时需要向旋转的桨榖输送变距油,输送变距油的功能由分油装置来实现,根据分油装置所处的位置,有前方输油、下方输油的分油变距形式。在这里,“前方输油”中的“前方”与日常生活中的通常理解不相同,它是指相对于空气螺旋桨而言,传动轴一侧所在的方位称为“前方”。
目前,在前方输油的分油变距形式中,分油装置集成在减速器的内部,与减速器一体化,集成度高,但功能过于复杂。例如美国LCAC气垫登陆艇,螺旋桨悬臂支撑在涵道进风口前1米的地方,桨轴既传扭又传轴向力和径向力,还需要打许多径向油孔实现输油,设计难度大、制造、维修成本高。下方输油方案的制造装配工艺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桨变距用分油装置,以克服现有变距分油装置的不足,降低桨轴的复杂度。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桨用分油装置,包括:机匣,位于螺旋桨后方并且固定设置在涵道榖上;桨轴,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机匣中,并且前端伸出机匣、用于与螺旋桨的桨榖固定连接,其中,桨轴内设有向桨榖供油的内分油芯;以及分油机构,包括套设在机匣和桨轴之间的内分油衬套和外分油衬套,其中,内分油衬套和外分油衬套之间的空间通过涨圈沿轴向分隔有多个滑动密封环槽,其中,多个滑动密封环槽包括变距油环槽,各变距油环槽分别与机匣的后端面的变距油管嘴和内分油芯内的油道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内分油芯上对应于各变距油环槽的位置开设有胶圈密封环槽,胶圈密封环槽与变距油环槽和内分油芯内的油道分别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相邻两滑动密封环槽之间的涨圈包括封气涨圈和封油涨圈。
进一步地,上述桨轴通过间隔设置的两个轴承支承在机匣中,两个轴承包括位置在前的滚子轴承和位置在后的深沟球轴承。
进一步地,上述机匣包括本体和向各滑动密封环槽供油的配油衬套。
进一步地,上述内分油衬套和外分油衬套均位于两轴承之间的轴向间隔区域中。
进一步地,上述多条滑动密封环槽包括沿轴向前后依次排列的第一滑油环槽、第一变距油环槽、第二变距油环槽、第二滑油环槽、以及回油环槽,其中,第一滑油环槽和第二滑油环槽与机匣后端面的滑油管嘴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滑油环槽的前侧仅设有一道涨圈,滑油通过涨圈的切口间隙向滚子轴承喷油润滑和通过配油衬套中的喷油孔向深沟球轴承喷油润滑。
进一步地,上述机匣外形呈圆柱形,插接安装在涵道榖中。
进一步地,上述机匣的后端面上罩设有整流尾锥,桨轴的前端部具有带有端面齿的端面齿法兰。
在本发明中,分油装置位于螺旋桨的后方,采用后端输油的方式,一方面通过内分油芯为螺旋桨的桨榖提供变距油,另一方面作为螺旋桨的后支承,如此螺旋桨的传动轴无需设计油孔,从而简化了减速器和螺旋桨的传动轴结构设计,使得加工、装配、维护方便;另外,螺旋桨获得了后支承,与悬臂状态的桨轴相比,螺旋桨的振动明显减小。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螺旋桨用分油装置的安装位置;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螺旋桨用分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螺旋桨用分油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螺旋桨用分油装置的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燃气轮机10经过中间传动环节驱动输入弹性轴11,输入弹性轴11进入减速器12减速后通过输出弹性轴13输出,驱动变距螺旋桨15,变距螺旋桨15位于涵道14中,涵道14的前支架141通过推力轴承支承输出弹性轴13上,分油装置20呈圆柱形,位于变距螺旋桨15的正后方,插接在涵道14的涵道榖142中并且通过螺栓固定,用于向变距螺旋桨15输送变距用油,分油装置20的后端面罩设有整流尾锥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67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洗碗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塑料圆织机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