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储液罐及新型锌溴液流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6862.6 | 申请日: | 201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0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孟琳;刘学军;陆克;张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能汇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 | 分类号: | H01M8/04;H01M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储液罐 新型 锌溴液 流电 | ||
1.一种一体化储液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0)、供溴管路(8)、总回流管(7)和供液管(4),供溴管路(8)的一端贯穿于罐体(10)的侧壁并位于罐体(10)内,总回流管(7)和供液管(4)的一端贯穿于罐体(10)的顶部并位于罐体(10)底部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0)内还设有折流板(11)和底板(12),底板(12)的一端与罐体(10)底面靠近供溴管路(8)的一侧连接并且底板(12)与罐体(10)底面的夹角为5°~10°;折流板(11)设于底板(12)与供液管(4)之间,总回流管(7)的一端贯穿于折流板(11)且位于底板(12)的上方,折流板(1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30°,折流板(11)距离水平面较近的一端设有溢流孔(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流板(1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底板(12)与罐体(10)底面的夹角为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体化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11)的数量为至少一层,当折流板(11)的数量大于一层时,任意相邻的两层折流板(11)围成一个梯形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体化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孔(9)两侧还设有磁性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5所述的一体化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回流管(7)设于罐体(10)上距离供溴管路(8)较近的一侧。
7.利用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体化储液罐制作成的新型锌溴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1)、供液泵A(2)、供液泵B(3)、正极管路系统(41)、负极管路系统(42)、电堆(5)、正极回流管(71)和负极回流管(72),储液罐(1)分别与供液泵A(2)、供液泵B(3)、正极回流管(71)和负极回流管(72)连接,电堆(5)分别与正极管路系统(41)、负极管路系统(42)、正极回流管(71)和负极回流管(72)连接,供液泵B(3)与正极管路系统(41)连接,供液泵A(2)分别与正极管路系统(41)和负极管路系统(4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锌溴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罐(1)中,供溴管路(8)的一端贯穿于罐体(10)的侧壁并位于罐体(10)内,另一端与供液泵B(3)连接,总回流管(7)的一端贯穿于罐体(10)的顶部并且设于罐体(10)底部的上方,另一端分别与正极回流管(71)和负极回流管(72)连接,供液管(4)的一端贯穿于罐体(10)的顶部并且设于罐体(10)底部的上方,另一端与供液泵A(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新型锌溴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系统,所述的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61)和冷却器(62),冷却器(62)与换热器(61)连接,换热器(61)与正极回流管(71)、负极回流管(72)或储液罐(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锌溴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器(62)与换热器(61)连接,换热器(61)与储液罐(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能汇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能汇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68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纹管取样阀
- 下一篇:废气分配器的可调节密封分配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