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源信标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7142.1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0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沈小平;周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523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源 信标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实现车地双向通信的有源信标电缆。
背景技术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信标的作用是为列车提供精确的绝对位置参考点(也可提供线路的坡度、弯度等其它信息)。由于信标提供的位置精确度很高,达厘米量级,所以,常用信标作为修正列车实际运行距离的手段。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无源信标只能发送固定不变的数据,类似于非接触式IC卡,在列车经过信标所在位置时,车载天线发射的电磁波激励信标工作,并传递绝对位置信息给列车。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一种能传输可变信息的有源信标电缆已成大势所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无源信标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传输可变信息,实现车地双向通信的有源信标电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是:
这种有源信标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外的护层,所述的缆芯包括一对线组,所述的对线组由两根不同颜色的绝缘单线绞合而成,每个绝缘单线由导体和包覆在导体外周的绝缘层组成,所述的护层从里至外依次包括聚乙烯介质层、双层镀锡铜线编织屏蔽层、聚乙烯内护套、镀锌钢丝编织铠装层和无卤低烟阻燃外护套。
优选的,所述的导体为软导体并且采用绞合结构,所述导体绞合后的标称截面为0.88mm2。
优选的,所述双层镀锡铜线编织屏蔽层编织紧密度不小于85%,编织铜线的直径不小于0.1 mm。
优选的,所述镀锌钢丝编织铠装层选用细钢丝的直径为0.8-1.6mm,选用粗钢丝的直径为4.0-6.0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这种有源信标电缆采用软导体绞合结构,使导体在经过反复的弯曲后不会出现导体断裂和由于导体硬造成的施工困难等问题;选用聚烯烃材料用作绝缘单线绝缘层,使电缆具有优异的耐老化性能和机械强度,此外,选用聚烯烃材料用作绝缘单线绝缘层,可使绝缘层与导体更好地粘结在一起,保证绝缘结构的电气稳定性和防潮性;缆芯外挤包聚乙烯介质层,可提高电缆的防潮性能,增加缆芯结构的稳定性及对称性;采用双层镀锡铜线编织屏蔽作为屏蔽层,使电缆柔软性好,屏蔽性能强,提高电缆的抗干扰性能。双层镀锡铜线编织屏蔽层外挤包聚乙烯内护套,不但保护双层镀锡铜线编织屏蔽层不腐蚀、不氧化,还可有效防止由于铠装过程中造成的缆芯损伤及铠装层和镀锡铜线编织屏蔽层接触后造成的短路;聚乙烯内护套外采用镀锌钢丝铠装层,可提高电缆的屏蔽、抗压、抗拉、防鼠咬等功能;外护套采用无卤低烟阻燃护套,使电缆具有无卤、低烟、阻燃等性能,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有源信标电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缆芯; 2、绝缘单线; 3、导体; 4、绝缘层; 5、聚乙烯介质层; 6、双层镀锡铜线编织屏蔽层; 7、聚乙烯内护套; 8、镀锌钢丝编织铠装层; 9、无卤低烟阻燃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图1所示一种有源信标电缆,包括缆芯1和包覆在缆芯1外的护层,所述的缆芯1包括一对线组,所述的对线组由两根不同颜色的绝缘单线2绞合而成,每个绝缘单线2由导体3和包覆在导体3外周的绝缘层4组成,所述的护层从里至外依次包括聚乙烯介质层5、双层镀锡铜线编织屏蔽层6、聚乙烯内护套7、镀锌钢丝编织铠装层8和无卤低烟阻燃外护套9。
所述的导体为软导体并且采用绞合结构,所述导体绞合后的标称截面为0.88mm2。
所述绝缘层为聚烯烃绝缘层。
所述双层镀锡铜线编织屏蔽层编织紧密度不小于85%,编织铜线的直径不小于0.1 mm。
所述镀锌钢丝编织铠装层选用细钢丝的直径为0.8-1.6mm,选用粗钢丝的直径为4.0-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71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镀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聚甲醛合成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