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厌食、营养不良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7186.4 | 申请日: | 201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4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于明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明儒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1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厌食 营养不良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厌食、营养不良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小儿营养不良,中医称“疳积”,是疳症和积滞的总称。疳症是指由喂养不当,脾胃受伤,影响生长发育的病症,相当于营养障碍的慢性疾病。积滞是由乳食内积,脾胃受损而引起的肠胃疾病,古人有“无积不成疳”、“积为疳之母”的说法。以神经萎缩、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筋露、纳呆便溏为主要表现的儿科病症。多见于1-7岁儿童。疳积多因饮食不节,乳食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营养不足,气血精微不能濡养脏腑;或因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肠道寄生虫等病,经久不愈,损伤脾胃等引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消食化积,健脾和胃的治疗小儿厌食、营养不良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治疗小儿厌食、营养不良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栀子15-25份、防风15-25份、三棱15-25份、莪术15-25份、鸡内金15-25份、樟脑5-15份、冰片5-15份。
各组分的最佳重量份为,
栀子20份、防风20份、三棱20份、莪术20份、鸡内金20份、樟脑10份、冰片10份。
药物分析
栀子:
【药性】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药理作用】本品苦寒清降,用于温热病,邪热客心,心烦郁闷,躁扰不宁等症;泻三焦火,清胃脘血热,解热郁,行结气,消食积。
防风:
【药性】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祛风解表,盛湿止痛,止痉定搐。
【药理作用】脾不纳运,食积化热,热而生风,本品能平肝疏风,祛风止痉。
三棱:
【药性】味苦、辛、平。归肝、脾经。
【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药理作用】本品消积不仅能消血淤积聚,同时又能破气消食积,止痛作用。
莪术:
【药性】味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药理作用】本品消积不仅能消血淤积聚,同时又能破气消食积,止痛作用。
鸡内金:
【药性】甘、寒。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功效】消食健脾,和胃化积。
【药理作用】用于饮食积滞,小儿疳积。本品有较强的消食化积作用,并能健运脾胃。广泛用于米面薯芋肉食等各种食积症。
樟脑:
【药性】辛、热、有毒。归心、脾经。
【功效】除湿杀虫,温散止痛,开窍辟秽。
【药理作用】促进药物吸收,增强疗效。
冰片:
【药性】辛、苦、凉。入心、肺经。
【功效】通诸窍,散郁火,祛翳明目,消肿止痛。
【药理作用】促进药物吸收,增强疗效。
用法用量:适用于7周岁以下患儿
将樟脑、冰片单独包装,将称取好的栀子、防风、三棱、莪术、鸡内金研磨成细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备用。
用时将樟脑、冰片与药糊调匀,一侧取5g约硬币大小贴于内关穴,两侧10g,用纱布固定三日,隔7日一次,连用三次,临床治愈。
内关穴:
内关穴乃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内关穴为历代医家所倍加重视,有“万能穴”之称。《百症赋》上载,建理、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灵枢*素问》载,心包经的走向,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按“经脉所过,主治百病”的原则,可以看出心包经可以通治上中下三焦的病症。
内关穴的功能具有定惊止悸,条痰开窍,宽胸理气,和胃降逆,养心安神,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挠则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或将右手三个指头并拢,把三个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消食化积,清热除风,健脾和胃,改变用药途径,采用外敷疗法,操作方便,疗效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明儒,未经于明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71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光伏封装胶膜、其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