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纤维增强PCT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8411.6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9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浦蔚蔚;朱欣睿;朱明毅;杨刚;李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51/06;C08K7/14;C08K3/34;B29C47/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 增强 pct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材料增强PCT树脂,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增强PCT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酯(PCT)是一种新型的工程树脂,该PCT树脂由1,4-一环己烷二甲醇(CHDM)和对苯二甲酯(DMT)聚合而成,其中CHDM异构体的反应式结构摩尔含量大于90%。PCT树脂的性质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相似,有良好的韧性、易加工性、耐化学性和低吸湿性。PCT树脂还具有耐热性,使其特别适用于那些要求严格的应用场合。
然而传统的PCT加纤增强材料对其强度、韧性及稳定性比较差,影响了PCT在耐高温材料领域的应用。目前,PCT大多数采用纤维材料进行增强处理,主要加入玻纤(GF)、碳纤(CF)和矿物等。其中玻璃纤维中的圆形玻璃纤维在技术上面有了新的突破,对高分子材料各项物理性能均有提高,但在要求严格的应用场合,仅仅用圆形玻璃纤维增强PCT树脂其性能还是达不到应用要求。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增强PCT树脂,该玻璃纤维增强PCT树脂冲击强度更大,韧性及尺寸稳定性更高,耐高温性能更强,应用更加广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增强PCT树脂,解决现有技术中PCT工程塑料的强度小、韧性及尺寸稳定性低、耐高温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玻璃纤维增强PCT树脂,其组分按重量百分数表示,该玻璃纤维增强PCT树脂包括:
PCT树脂 40-80%;
扁形玻璃纤维 10-50%;
圆形玻璃纤维 0-50%;
偶联剂 0.2-0.5%;
成核剂 0.2-1.0%;
增韧剂 3-5%;
矿物填充剂 0-15%;
抗氧剂与润滑剂混合物 1-3%。
较佳的,所述扁形玻璃纤维的截面扁平率为0.1-0.5。
较佳的,所述扁形玻璃纤维的截面扁平率为0.2-0.3。
较佳的,所述扁形玻璃纤维的截面短径为0.5-25um,截面长径为1.0-250um。
较佳的,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较佳的,所述成核剂为钠离子聚合物。
较佳的,所述钠离子聚合物为长链羟酸钠盐或苯甲酸钠或乙烯甲基丙烯酸钠盐。
较佳的,所述增韧剂为聚烯烃与丙烯酸单体的接枝共聚物。
较佳的,所述聚烯烃与丙烯酸单体的接枝共聚物为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或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或聚乙烯辛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
较佳的,所述矿物填充剂为滑石粉。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增强PCT树脂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玻璃纤维增强PCT树脂,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CT树脂于110℃的温度下在带有除湿干燥机烘箱中干燥4-6小时;
(2)称取偶联剂、成核剂、增韧剂、矿物填充剂、抗氧剂与润滑剂混合物并加入到高混合机中高速混合;
(3)将上述步骤(1)中干燥后的PCT树脂、步骤(2)中的混合物及称取好的玻璃纤维依次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上熔融挤出造粒。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玻璃纤维增强PCT树脂,使玻璃纤维增强PCT树脂冲击强度更大,韧性及尺寸稳定性更高,耐高温性能更强,应用更加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发明的目的、功能及技术手段有进一步的了解,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与对比例中所使用的材料如下所示:
PCT树脂:采用厂商为Ticona,牌号为2846;
扁形玻璃纤维:采用厂商为Nittobo,牌号为830;
圆形玻璃纤维:采用厂商为Jushi,牌号为540;
偶联剂采用KH560;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玻璃纤维增强PCT树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该玻璃纤维增强PCT树脂包括:
PCT树脂 76.3%;
扁形玻璃纤维 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84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导热泡棉类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高耐磨TPE塑芯脚轮专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