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结构物的接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8481.1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2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和久;狩野坚太郎;岸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混凝土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黄永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结构 接合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结构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间隔规定尺寸地铺设多个截面形状为筒状或U字状的混凝土结构物,在从混凝土结构物的内表面间隔了的部分设置非极性物质的支承材料,通过在该支承材料的表面与混凝土结构物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注入拉伸能力为100%~250%而且密度为0.8~1.0g/cm3的粘接剂,形成接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结构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的深度为混凝土结构物之间的间隔宽度的0.75~1.2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结构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材料的外方配置外支承材料。
4.一种混凝土结构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截面形状为筒状或U字状的原有的混凝土结构物中,在所述混凝土结构物的内表面整周形成凹槽,在从此凹槽内的混凝土结构物的内表面间隔了的部分设置非极性物质的支承材料,通过在该支承材料的表面与混凝土结构物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注入拉伸能力为100%~250%而且密度为0.8~1.0g/cm3的粘接剂,形成接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结构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有的混凝土结构物为铺设多个截面形状为筒状或U字状的混凝土制品而形成的混凝土结构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结构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相互邻接的所述混凝土制品彼此的接合部的内表面上形成所述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结构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凝土结构物的内表面上,在破损部位形成所述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结构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的深度为所述空间的宽度尺寸的0.75~1.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混凝土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旭混凝土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84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槽型光电开关的电脑横机掉目检测装置
- 下一篇:抽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