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圆织机的棕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8673.2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8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薜安敢;王天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恒一塑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C9/00 | 分类号: | D03C9/00;D03D37/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圆织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编织机械的技术领域,涉及塑料圆织机的结构,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圆织机的棕带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棕带式塑料圆织机普遍采用单棕带结构,造成棕丝与经丝之间传统单棕带在作开交运动时,棕带在作上下垂直的高速往复运动的同时,会产生水平方向的运动,因棕带存在水平位移,造成棕丝与经丝有害的磨损,经常导致断经缺陷的发生,影响圆织机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料圆织机的棕带结构,其目的是在棕带在高速往复运动时,减少棕丝与经丝之间有害的磨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所提供的塑料圆织机的棕带结构,所述的棕带结构包括外棕带,所述的塑料圆织机设摆杆、底圈,所述的摆杆通过摆杆支座安装在所述的底圈上,所述的棕带结构还设有内棕带,所述的内棕带的外侧边与所述的外棕带的内侧边紧贴,且通过连接板B固定连接;所述的内棕带的内侧边通过连接板A与所述的摆杆的端部铰接连接。
所述的内棕带的上端通过无边滚轮及上支座安装在下门圈上;所述的内棕带的下端通过无边滚轮及下支座安装在所述的底圈上。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以下问题:传统单棕带在作开交运动时,棕带在作上下垂直运动的同时,因棕带存在水平位移而造成棕丝与经丝有害的磨损,从而导致断经缺陷的发生。本发明提高了塑料圆织机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外棕带,2、下支座,3、内棕带,4、连接板B,5、连接板A,6、摆杆,7、无边滚轮,8、上支座,9、下门圈,10、棕丝,11、摆杆支座,12、底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结构,为一种塑料圆织机的棕带结构,所述的棕带结构包括外棕带1,所述的塑料圆织机设摆杆6、底圈12,所述的摆杆6通过摆杆支座11安装在所述的底圈12上。所述外棕带1上设有棕丝10。
摆杆6与摆杆支座11为铰接连接,摆杆6以摆杆支座11的转轴为中心进行上下往复摆动,其另一端带动棕带的上下往复运动。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减少棕丝与经丝之间有害的磨损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塑料圆织机的棕带结构还设有内棕带3,所述的内棕带3的外侧边与所述的外棕带1的内侧边紧贴,且通过连接板B4固定连接;所述的内棕带3的内侧边通过连接板A5与所述的摆杆6的端部铰接连接。
这样,由于摆杆6绕摆杆支座11的转轴的转动,其端部的运动轨迹为圆弧形弧线,即在上下运动的同时产生的水平方向的运动,该水平运动通过铰接连接的关系传递给了内棕带3的内侧边,但是被内棕带3的内侧边吸收,其外侧边不再产生水平方向的运动;因此,外棕带1就不会产生水平方向的运动,避免棕丝10与经丝的无谓甚至是有害的磨损而导致断经缺陷的发生。
所述上支座8和下支座2上均设有无边滚轮7;所述内棕带3通过无边滚轮7设置在上支座8和下支座2上,即:所述的内棕带3的上端通过无边滚轮7及上支座8安装在下门圈9上;所述的内棕带3的下端通过无边滚轮7及下支座2安装在所述的底圈12上。
上支座8设置在下门圈9的下侧,下支座2设置在底圈12的上侧。
由于内棕带3按上述方式设置,其长度大大缩小,内棕带3特别是其外侧边的稳定性更好,因而整个外棕带1的平稳性也相应提高。
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单棕带在作开交运动时,棕带在作上下垂直的高速运动的同时,因棕带存在水平位移,造成棕丝与经丝无为磨损,导致断经缺陷的发生。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塑料圆织机工作更可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恒一塑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恒一塑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8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转贴合装置
- 下一篇:氨基酸修饰的菠菜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