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笔记本电脑键盘成型方法及其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89247.0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7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17;G06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记本电脑 键盘 成型 方法 及其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键盘成型方法及其产品,特别涉及一种采用整片式玻璃作为键盘侧使用的笔记本电脑键盘成型方法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可携式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等,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信息产品,而这些可携式电子产品除了在功能上不断整合提升外,其外观也在不断变化。
然而,目前笔记本电脑键盘的外观设计主要仍以:传统塑料按键主体设计加上塑料框或金属框组成,使用一段时间后按键容易磨损,且其设计近几年来均无太大变化,满足不了消费者对笔记本电脑键盘外观多样化的需求。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笔记本电脑键盘,该新型的笔记本电脑键盘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笔记本电脑键盘外观多样化的需求,而且抗刮耐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键盘成型方法及其产品,该笔记本电脑键盘成型方法及其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笔记本电脑键盘外观多样化的需求,而且抗刮耐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键盘成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一玻璃基板,该玻璃基板包括顶面、底面及连接该顶面与底面的侧面;
(2)将上述玻璃基板预处理;
(3)在上述玻璃基板底面印刷或转印键盘所需要的字元,或在顶面与底面间激光内雕上述字元,然后将玻璃基板顶面处理成触摸屏以输入字元;
(4)在上述玻璃基板上涂胶,并使胶固化;
(5)将玻璃基板置入塑胶模具中成型结构件,以固定支撑该玻璃基板;
(6)将注塑后的产品从注塑模具中取出。
特别地,所述步骤(1)中的玻璃基板的铅笔硬度为5H以上。
特别地,所述步骤(2)中的预处理步骤包括对玻璃基板进行裁切、研磨至所需尺寸。
特别地,所述步骤(3)中转印为热转印、丝网印、冷转印或水转印中的一种。
特别地,所述步骤(3)中激光内雕为采用两束激光从不同的角度射入该玻璃基板顶面与底面间,然后交汇在所需要刻字元的位置处发生干涉和抵消,由光能转化为内能,放出热量从而使所需要刻字元处形成所需要的图案。
特别地,所述步骤(3)中触摸屏为电容式触摸屏或电阻式触摸屏。
特别地,所述步骤(5)中注塑成型结构件包括步骤:将注塑模具升温;然后向注塑模具的模腔中注入液态塑料;成型后对注塑模具降温。
特别地,所述步骤(5)中结构件成型于上述玻璃基板的底侧。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键盘,该笔记本电脑键盘为经过上述笔记本电脑键盘成型方法成型后产生的产品。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键盘成型方法及产品,通过采用整片式玻璃作为键盘侧使用,不需要传统的键盘;同时该玻璃采用触摸屏设计以输入字元,且在玻璃底部印刷、玻璃内部激光内雕字元,使得字元呈现出高贵质感及立体效果,使笔记本电脑键盘的外观简单美观;且由于字体在玻璃内部,使用者即使长久使用也不会对字体有任何的磨损。因此该笔记本电脑键盘兼具抗刮、耐磨及美观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键盘成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绘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键盘中玻璃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绘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绘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键盘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发明的目的、方法步骤及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键盘成型方法,于本实施例中,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提供一玻璃基板100,该玻璃基板100包括顶面101、底面102及连接该顶面101与底面12的侧面103,该玻璃基板100的铅笔硬度为5H以上,能够满足键盘的耐刮性。
步骤s102:将上述玻璃基板100预处理,该预处理步骤包括对玻璃基板100进行裁切及研磨至所需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92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