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测距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0112.6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7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马人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启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N5/232;G01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测距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系统领域,具体地,是涉及手机系统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判断物体与自己的距离,在一般情况下,都采用目测方式进行。然而,目测的精确度很低,在很多情况下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需要采用光学测量仪器予以辅佐,如,可以采用常见的光学测距仪。但是,该种测距仪属于工程测绘专用设备,日常生活中,不可能随时携带。因此,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为此,目前的一些手机等日常通讯设备上,已经具有了测距功能,其主要原理是大致有两种:其一、手机前端安装有红外线收发器,通过红外线收发器一次信号的收发时间,计算被测物体的距离;其二、采用软件技术,通过向软件内输入物体高度等数据,利用三角函数计算被测物体距离。对于前述的第一种技术,需要在手机上安装红外线收发器,成本投入较大,目前的手机普遍不具备该装置;对于前述的第二种技术,则需要事先知晓一些尺寸参数,这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也是不实用的。而目前直接采用各种普通手机进行自动测距的软件系统,尚且没有提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测距系统,该系统可以利用现有的手机装置,实现自动测距功能,无需增加硬件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手机测距系统包括照相镜头、CCD、CCD位移驱动器、图像分析模块、计算模块;并且,该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如下步骤:
一、开启照相镜头;使所述照相镜头摄取的物体通过所述CCD成像后显示于屏幕;
二、确定主对焦点;以手指触摸或方向键移动的方式,在屏幕上选取主对焦点,亦即点取被测物体表面的点;
三、自动对焦,并输出像距;由所述CCD位移驱动器驱动所述CCD相对于所述照相镜头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位移,同时由所述图像分析模块分析步骤二中点取的主对焦点处的图像的清晰度,当分析出最清晰的位移位置后,向所述CCD位移驱动器发送中止请求,并由CCD位移驱动器向所述计算模块输出此时CCD与所述照相镜头之间的距离,即像距;
四、根据所述计算模块根据像距、镜头焦距,计算物体距离;按照高斯成像公式:1/物距+1/像距=1/焦距,计算出被测物体距离,即物距。
作为优选,在步骤一中,还包括一个可供用户选择性操作的图像缩放步骤;从而使挤在一起的远物可以在放大过程中被散开,以利于所需主对焦点的准确选取。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所述主对焦点以有色圆点的方式显示于屏幕,且主对焦点在手指于屏幕上滑动或者长按方向键的过程中,在屏幕上连续移动,从而使主对焦点的位置精度更为准确。
作为优选,在步骤三中,所述CCD位移驱动器还对步骤二中确定的主对焦点附近的一个以上的点进行对焦,形成一个以上的辅对焦点,并由所述CCD位移驱动器向所述计算模块输出各所述辅对焦点所对应的辅像距;并且,在步骤四中,所述计算模块首先将各所述辅像距与所述主对焦点所对应的主像距进行比较,剔除与所述主像距差值超过10%的辅像距,将剩下的主像距和辅像距作算数平均值,并将取得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所述高斯成像公式中的像距参数;以此减少测量误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手机测距系统通过对现有普通手机照相系统中的各部件进行合理地组织管理,使其可以在不增加硬件的前提下,以软件方式实现日常生活中实用的测距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手机测距系统的硬件组织图。
图2是本手机测距系统运行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该手机测距系统的硬件组织如图1所示,包括照相镜头1、CCD2、CCD位移驱动器4、图像分析模块3、计算模块5。该手机测距系统的运行机制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开启照相镜头S100:使所述照相镜头摄取的物体通过所述CCD成像后显示于屏幕;该步骤中,还可以包括一个可供用户选择性操作的图像缩放步骤;从而使挤在一起的远物可以在放大过程中被散开,以利于所需主对焦点的准确选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启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启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01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抗静电鞋底材料
- 下一篇:光纤耦合连接器组件及光纤耦合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