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有机废弃物的系统及其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0178.5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6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袁长波;徐延熙;王艳芹;姚利;边文范;曹德宾;刘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P5/02;C05F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吕利敏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有机 废弃物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处理有机废弃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弧形处理池和物料网箱,所述弧形处理池包括入口好氧区、厌氧区和出口好氧区;所述的厌氧区位于在弧形处理池的底部位置,在厌氧区的两边分别对称设置有入口好氧区和出口好氧区与厌氧区相连通;在所述弧形处理池的顶部且与所述厌氧区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带导气管的拱形顶;在弧形处理池的池底贯穿入口好氧区、厌氧区和出口好氧区设置有轨道,所述的物料网箱沿轨道承载有机废弃物依次经过入口好氧区、厌氧区和出口好氧区;所述的导气管通过单向阀与沼气出气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有机废弃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网箱包括不锈钢箱壁,在所述的不锈钢箱壁上均匀分布设置有直径为1-2cm的通孔,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为2-3cm,在所述不锈钢箱壁的内侧设置有由网丝编成的网孔为8-10目的网片,所述网丝的直径0.3-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有机废弃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网箱的底部设置有轮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有机废弃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弧形处理池内设置有多个相连的物料网箱,所述相邻物料网箱之间通过金属链环相连;在出口好氧区处设置有牵引机构,所述的牵引机构与靠近出口好氧区的物料网箱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有机废弃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轨道底部设置有H形气体回流分管与气体回流总管相连,所述气体回流总管通过气体增压泵与拱形顶的导气管相连通,所述气体回流总管采用直径6-12cm的PPR管,H形气体回流分管采用直径4-8cm的PPR管,在H形气体回流分管上每间隔5-10cm,开设一直径2-3cm的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有机废弃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顶的拱高为厌氧区宽度的1/3—3/4。
7.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处理有机废弃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如下:
(1)将有机废弃物装进物料网箱;
(2)将所述的物料网箱沿轨道置于入口好氧区;
(3)向弧形反应池内注水,注水全部没过厌氧区;
(4)将物料网箱滞留在入口好氧区1-2天后再沿轨道滑入厌氧区滞留15-25天;
(5)将物料网箱再推入出口好养区滞留1-2天;依次再按步骤(1)-(2)添加新的物料网箱,随时向弧形处理池注水,保持所述弧形处理池内的水没过厌氧区;
(6)在步骤(4)中所产生的沼气沿导气管、沼气出气管排出备用;
(7)将经步骤(1)-(5)处理后的有机废弃物进行晾晒处理,形成肥料,最终回归土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有机废弃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所产生的沼气沿导气管、气体加压泵回流至弧形处理池的底部,沿H形气体回流分管对池中浸泡的有机废弃物进行气体回流搅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有机废弃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6)中,当所述厌氧区内的沼气压力达到4Kpa时,开启单向阀将所产生的沼气沿导气管、沼气出气管排出备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有机废弃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根据晾晒出的肥料的用途不同,晾晒时间也不同:
若将晾晒出的肥料作为基肥,需对经步骤(1)-(5)处理后的有机废弃物晾晒1-2天;
若将晾晒出的肥料作为追肥:需对经步骤(1)-(5)处理后的有机废弃物晾晒3-5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017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