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硝化棉连续包装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0268.4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4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旭;郭朝钢;潘俊俊;朱华;郭逢文;王维智;蔺志强;赖荣贵;赵利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北方硝化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27/00 | 分类号: | B65B27/00;B65B63/02;B65B63/00;B65B3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46003 四川省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硝化 连续 包装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包装生产工艺,尤其是一种硝化棉连续包装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硝化棉为白色或微黄色棉絮状,能溶于丙酮。学名纤维素硝酸酯,旧称硝化纤维、硝化棉。硝化棉是一个聚合物,其分子量很大。硝化棉具有高度可燃性和爆炸性,其危险程度根据硝化程度而定,含氮量在12.5%以上的硝化棉危险性极大,遇火即燃烧。在温度超过40℃时能加速其分解而自燃。含氮量不足12.5%的硝化棉虽然比较稳定,但受热或储存日久,逐渐分解而放出酸,降低着火点,亦有自燃自爆的可能。
鉴于硝化棉自燃自爆的特点,目前的包装均采用如下方式:1、玻璃瓶,外用木板箱,用不燃松软材料垫塞。2、金属桶或罐,内衬塑料袋。由于硝化棉本身为棉絮状,因此其占用的体积较大,这样不仅要消耗更多的包装结构,还会导致在储运中占用过多体积,使得成本增加。同时,棉絮状的硝化棉在从桶或袋中取出的时候不方便,增加了劳动强度。
硝化棉是易燃易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必然需要搬运和转运来配合生产工艺,对于易燃易爆的硝化棉输送还只能是平行输送,提升输送存在安全隐患和无法自动进料等很多问题,这是由于硝化棉在提升过程中同时受到重力和提升力的作用,极易摩擦造成燃烧甚至爆炸。因此在实现硝化棉的提升运输中,往往都是用人工或包装好用防爆提升机来实现。这样就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增加了包装工序,使得提升效率过低,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硝化棉在包装时占用体积的硝化棉连续包装生产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硝化棉连续包装生产工艺,首先将硝化棉浆料经脱水或醇类物质置换驱水,然后利用输送机构将硝化棉输送至金属检测机,利用金属检测机剔除硝化棉中夹杂的金属,再将剔除金属的硝化棉送入到压片机中进行压片,最后将压片后的硝化棉包装。
进一步的是,硝化棉在脱水或醇类物质置换驱水后,由振动输料机将硝化棉抖动均匀后输送至所述输送机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输送机构是由喂料螺旋机和提升螺旋机组成,喂料螺旋机的出料口与提升螺旋机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喂料螺旋机和提升螺旋机的螺旋与各自内壁的运行间隙均大于3mm,硝化棉由喂料螺旋机水平输送进入到提升螺旋机中,由提升螺旋机将硝化棉提升输送至高位的金属检测机。
进一步的是,所述提升螺旋机的螺旋转速大于所述喂料螺旋机的螺旋转速。
进一步的是,所述提升螺旋机和所述喂料螺旋机上均设置有泄爆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喂料螺旋机的起始端、提升螺旋机的末端以及喂料螺旋机和提升螺旋机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火焰报警冲水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包装前将硝化棉进行了压片处理,因此使得硝化棉的假密度得到了提高,这样在包装时占用的体积就极大的减少,同样规格的包装结构可以装更多重量的硝化棉,因此节约了储运中的成本。并且片状的硝化棉在需用的时候取出也比较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硝化棉在脱水或醇类物质置换驱水后,可以利用振动输料机将硝化棉抖动均匀,这样避免了硝化棉在后续的过程中出现拥堵状况,提高了整个输送的安全性。由于喂料螺旋机和提升螺旋机的螺旋与各自内壁的运行间隙均大于3mm,因此在输送硝化棉的时候就能减少硝化棉的受力,进而减少摩擦力,避免硝化棉燃烧和爆炸,在实现自动化输送的情况下还能保证输送的安全性。在喂料螺旋机和提升螺旋机上还可以设置泄爆口,这样可以确保长期安全运行。同时,还可以加设火焰报警冲水管,这样在火灾发生时能第一时间灭火,将损失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输送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喂料螺旋机1、提升螺旋机2、投料斗3、水平动力装置4、提升动力装置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北方硝化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北方硝化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02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体化集成电路设备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