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颗粒状钾肥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0593.0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5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曹卫宇;陈国华;张伟;何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 31104 | 代理人: | 应云平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状 钾肥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颗粒状钾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包括:
(1)造粒用添加剂的制备:氧化镁与氯化镁或硫酸镁水溶液进行反应,生成氯氧镁水合物或硫氧镁水合物,反应体系投料摩尔比为:氯化镁或硫酸镁﹕氧化镁﹕水等于1﹕3~5﹕10~50;按上述投料配比,首先将氯化镁或硫酸镁溶解到水中制成溶液,再按上述投料配比添加具有活性的粉状氧化镁,搅拌混合均匀,形成流动性良好的粘结剂料浆,
(2)粉状氯化钾或硫酸钾的造粒:在造粒机中将粘结剂料浆喷洒加入由原料粉状氯化钾或硫酸钾、返料组成的料床中进行造粒,再经过干燥、冷却、筛分,即可制得所需的颗粒状钾肥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造粒过程中通入蒸汽进行连续造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造粒过程中粘结剂用量为粉状氯化钾或硫酸钾用量的1wt%~4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造粒过程中粘结剂优选用量为粉状氯化钾或硫酸钾用量的3wt%~18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造粒过程中的造粒机为转鼓造粒机或圆盘造粒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钾盐造粒过程中经过筛分后的不合格粒子经过破碎后作为返料重复使用,返料与原料粉状氯化钾或硫酸钾的重量比为0.5~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造粒所需的粉状氯化钾或硫酸钾原料的平均粒径范围为0.10~0.5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得的成品颗粒状钾肥中颗粒氯化钾中K2O含量≥55wt%,颗粒硫酸钾中K2O含量≥46wt%,粒径范围2~4.7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研究院,未经上海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05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终端频道的时移方法及频道时移设备
- 下一篇:夹锚链、钢索用多功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