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超载保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2020.1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4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冯星明;丁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市机电类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B5/14 | 分类号: | B66B5/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3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超载 保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电气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超载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一种垂直运输交通工具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电梯安全技术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电梯满载或超载运行时,电梯输出的电动转矩最大。如果此时的称重传感器失效,极易发生“蹲底”事故。
CN01807760.9公开了一种“电梯的负载检测装置”,CN02142456.X公开了一种“用于遮断电梯设备防坠器的装置”,CN01118513.9公开了一种“电梯解除刹车脱困防止惯性滑移的保护装置”,这三项专利均是机械方法。本发明从电气控制角度出发,来解决电梯超载运行问题。
电梯的超载运行发生在第一与第四象限,即重载向上运行和重载向下运行。一般电梯运行正常情况下,当超载时电梯会报警并开门而不会发生超载引发的事故。但在称重传感器故障或因检修将门机称重超载联动信号屏蔽时,此时轿厢超载电梯仍然会很危险地运行,极易造成人身事故。
当电梯工作在第一象限,如果门机称重超载联动信号被屏蔽或称重传感器失效时,超载量较大且向上运行起动以后,常常因为电磁转矩欠驱动而使得电梯向相反的方向下滑,直到电梯碰撞到缓冲器后停止。轿厢会在底坑中停留等待救援。这里将此类故障称为“第一类超载故障”。
当电梯工作在第四象限,如果门机称重超载联动信号被屏蔽或称重传感器失效时,电梯超载向下运行,曳引电动机提供制动转矩。曳引电动机提供的转矩方向向上,与运动方向相反。此时曳引电动机处于发电状态。如果此时超载量较大,制动电流会大于电动机额定电流,变频器与电动机均处于过载状态,轿厢速度也会略高于额定速度,但尚未达到电磁制动器及安全钳的动作值。此时电梯处于极其危险的状态。当电梯需要停车时,变频器需要提供更大的制动电流,曳引电动机需提供更大的制动转矩才能使轿厢减速运行,直到轿厢停止。在此过程中变频器与电动机均可能达到过载极限而被保护,使曳引机主电路停电。导致电磁制动器因失电而动作。在轿厢速度没有减到很低时电磁制动器就失电而动作,会造成轿厢在迅速减速至零的过程中剧烈震动,这样的电梯故障往往会造成乘客的伤亡事故。这里将此类故障称为“第二类超载故障”。此类超载故障危险性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超载保护方法,能够精准地判断电梯是否超载并且进行电梯过载保护。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梯超载保护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电梯运行后由电梯主计算机通过运行方向指令检测到电梯的运行方向,如果是向上运行,则通过光电编码器来判断电梯的实际运行方向是否是向上,如果是向上运行则属于正常状态;如果实际是向下运行,则计量光电脉冲数求得运行距离,当距离超过100mm时,所述的电梯主计算机发出指令,通过驱动开关断开电磁制动器的电源,使电磁制动器动作,将电梯制停在门区内,然后开门放人并发出故障报警。
所述的电梯超载保护方法,如果指令是向下运行,则由变频器直流侧的电流检测装置检测到电流大小和方向,如果电流方向对应的电动机电磁转矩向上,且电流值超出设定的保护阀值时,即可断定电梯发生了“第二类超载故障”,处置方法是由所述的电梯主计算机向变频器发出减速指令,所述的变频器使曳引电动机减速,最终令电梯就近层站平层停靠,开门放人并发出故障报警,如果在制动停靠过程中,变频器过热保护使电动机失电,则所述的电梯主计算机发出指令使电磁制动器动作,令电梯轿厢强制停靠。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不添加任何硬件成本的前提下,利用电梯已有的传感器、指令系统及本发明提供的控制规则,通过软件方法实现了电梯超载保护。
2.电梯工作在第一象限时通过比较运行方向指令与光电编码器检测到的电梯的实际运行方向,能判断出电梯是否超载;如果电梯工作在第四象限,且电流值超出设定的保护阀值时,即可断定电梯发生超载。
3.识别并控制“第一类超载故障”的基础是:(1)光电编码器不仅能测量速度和距离,还能测量出电动机的运转方向;(2)在门区内电梯的速度还很慢,使用电磁制动器可以很迅速将轿厢制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超载保护系统的结构框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软件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市机电类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研究院,未经哈尔滨市机电类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20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展示的支架结构
- 下一篇:两用办公折叠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