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亲水性铜管的制作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2221.1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9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谷玉东;赵双;赵亮;郭世河;曹长春;马新科;李玉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仓环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5/00 | 分类号: | B05D5/00;B05D3/00;B05C5/00;F28F1/00;F28F1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亲水性 铜管 制作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领域中热交换或传热设备的零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亲水性铜管的制作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亲水性铜管是一种以铜管为基材的复合材料,既具有普通铜管的良好散热性,又具有普通铜管所不具备的耐腐蚀性和亲水性,是一种良好的散热材料,被广泛用于空调散热器中,特别是溴化锂空调机组。
大型的中央空调所用管型多为单面润湿管,喷淋水无法喷淋盘管的全部表面和及时补充蒸发掉的水分,这样不仅对盘管有效面积应用不充分,而且还在管表面形成“干斑”,容易结垢而影响传热性能及设备寿命。
亲水性铜管的制备当前采用浸渍法、刷涂法较多,但此两种方法不能实现连续批量工业化生产,生产效率低,也有采用磁控溅射法进行生产,但该方法投入成本较高,也不便于量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亲水性铜管的制作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亲水性铜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铜盘管进行连续的输送,并对连续输送的铜盘管依次进行:
(1)、矫直;
(2)、在铜盘管表面涂覆防腐性材料,防腐性材料的成膜厚度在1-4um;
(3)、烘干、冷却,干燥后防腐性材料的成膜厚度在0.3-0.8um;
(4)、在涂覆有防腐性材料的铜盘管表面涂覆亲水性材料,亲水性材料的成膜厚度为1-4um;
(5)、烘干、冷却,干燥后亲水性材料的成膜厚度在0.2-0.4um;并完成制作。
优选地,所述的防腐性材料为磷酸钠;所述的亲水性材料为亲水性树脂涂料。
优选地,所述的烘干温度为200-300℃。
优选地,所述的冷却采用风冷或水冷。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亲水性铜管的制作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亲水性铜管的制作装置,包括上料盘、收料盘,依次设置在所述的上料盘、收料盘之间用于对铜盘管进行矫直的矫直辊、用于对铜盘管进行涂覆防腐性材料的底涂装置、用于对铜盘管进行涂覆亲水性材料的面涂装置,所述的底涂装置、面涂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涂覆材料厚度的减膜装置,所述的底涂装置、面涂装置后设置有用于烘干、冷却涂覆材料的烘干装置以及冷却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上料盘后,所述的收料盘前设置有导辊,所述的上料盘后、所述的导辊前设置有导轮。
优选地,所述的底涂装置、面涂装置设置有涂液回收盘。
优选地,所述的减膜装置套设在铜盘管表面,与所述的铜盘管的接触部由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的烘干装置采用热风加热装置或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在线连续双烘双涂的方法,可以实现亲水性铜管在线底涂、烘干、冷却、面涂、烘干、冷却,从而实现亲水性铜管在线连续生产,该方法生产的亲水性铜管接触角小于10°,有良好的防腐性和亲水性,且该方法投入少、质量易于控制,便于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部放大图。
其中:1、上料盘;2、导轮;3、导辊;4、矫直辊;5、底涂装置;6、烘干装置;7、冷却装置;8、面涂装置;9、收料盘;10、涂液回收盘;11、减膜装置;12、铜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亲水性铜管的制作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盘1、导轮2、导辊3、用于对铜盘管12进行矫直的矫直辊4、用于对铜盘管12进行涂覆防腐性材料的底涂装置5、用于烘干涂覆材料的烘干装置6、用于冷却涂覆材料的冷却装置7、用于对铜盘管12进行涂覆亲水性材料的面涂装置8、用于烘干涂覆材料的烘干装置6、用于冷却涂覆材料的冷却装置7、导辊3以及收料盘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仓环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仓环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2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