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长杆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2399.6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5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开;段宏;陈丽惠;宋文博;沈琛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44 | 分类号: | B66C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长杆吊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长杆吊具,适用于蘑菇头形的吊重物,实现远距离操作并进行转运。
背景技术
吊具是起重设备上抓取被吊装物的装置,目前最常用的吊具包括吊钩、吊环、电磁吸盘和夹钳等。然而,在一些专业领域,还需要设计相应的专用吊具,以满足其应用。如适用于钢厂的板坯夹钳、钢板吊具、钢卷吊具;适用于精密电子及制药等行业的真空吊具;适用于港口作业的集装箱吊具;适用于吊装流动性物料的盛桶和吊罐等。
虽然上述这些众多形式的常用吊具以及专用吊具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的应用场合,但是,却无法满足对某些本身具有放射性或毒性的特定物品的吊装操作。对于本身具有放射性或毒性的特定物品,为保证装卸和转运过程中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操作人员与这些特定物品之间需保持一定距离,甚至采取屏蔽隔离措施。如核设施中的乏燃料组件一般需放置在水池中,其装料、卸料和转运工作均在水下完成,且必须保证水屏蔽层的相应厚度,任何时候乏燃料组件和操作人员之间都必须保持一定距离。
针对上述的特定物品的吊装工作,无论是利用现有的常用吊具还是专用吊具都无法满足其安全性要求,因为现有的吊具与起重设备之间采用的是柔性部件(如钢制链索或钢丝绳等)连接,并且吊具的吊装点与吊具顶部的悬挂点之间距离较短,因此,在这种特定物品的吊装工作中存在以下一些缺陷:
(1)由于特定物品的装料、卸料和转运工作均在水下完成,且必须保证水屏蔽层的相应厚度,而上述现有吊具的吊装点与吊具顶部的悬挂点之间距离较短,特定物品的水下深度很难精确观测;
(2)由于柔性部件会随起重设备的移动而摆动,因此很难做到吊具的精确定位,从而加大了夹取物品的难度;
(3)物品在水下转运的过程中,垂直高度无法始终保持一致,特别是在起动、停止或变速的瞬间,由于惯性的存在,物品可能会出现上、下波动,一旦乏燃料组件等特定物品向上波动,突破了水屏蔽层,就会带来无法预想的灾难。
由此可见,目前急需设计一种用于吊装具有放射性或毒性的特定物品的专用吊具,通过设置在厂房吊车和特定物品之间的专用吊具,在完成特定物品吊装作业的同时,确保特定物品的安全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长杆吊具,其结构简单,在吊装具有放射性或毒性的特定物品,可以确保特定物品的安全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新型长杆吊具包括吊环和用于抓取被吊装物的抓爪组件,所述的抓爪组件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抓爪,所述的吊环与所述的支架通过竖直设置的连接管刚性连接;连接管内设有传动杆,吊环上设有驱动传动杆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传动杆的下端与抓爪连接,抓爪随传动杆的上、下移动关闭或打开。
所述的驱动机构为丝杠螺母传动机构,所述的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包括手柄、丝杠和螺母,螺母固定在吊环上,丝杠的上、下端分别与手柄和传动杆固定连接。
所述的丝杠与传动杆的相对端分别插装在连接套内,且连接套分别通过贯穿连接套和丝杠以及贯穿连接套和传动杆的两根销轴固定,两根所述的销轴上、下布置且轴线相互垂直。
所述的丝杠的底面上插装固定一个旋转头,传动杆的上端插装固定在旋转头的底面上,且通过贯穿旋转头和传动杆的第一销轴固定;一个连接螺母套装在丝杠和传动杆的连接处,且连接螺母的下端与传动杆螺纹连接,连接螺母的上部通过贯穿连接螺母和丝杠的第二销轴固定,第一销轴与第二销轴的轴线相互垂直。
所述的连接管由多段管件相互拼接而成,且相邻段管件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固定。
所述的传动杆由多段杆件相互拼接而成,且相邻段杆件之间通过连接螺母固定连接。
所述的传动杆上间隔地固定设有若干个导向套筒,导向套筒的外径与连接管的内径相同。
所述的抓爪为四连杆抓爪。
所述的支架上还固定设有与盛装被吊装物的容器内腔相适配的U形弯板,U形弯板的开口端向上且固定在支架上,U形弯板的水平部上设有与被吊装物的吊耳相适配的开口。
任一个所述的导向套筒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与其轴线垂直的限位销,连接管的外壁上设有相应的长孔,长孔的长度等于抓爪开关所需的行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23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踏板护栏
- 下一篇:防带杆装置、钻杆及旋挖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