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二级旋流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2638.8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4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合;裴晓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26 | 分类号: | B04C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景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二级 旋流分离器 | ||
1.一种井下二级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二级旋流分离器包括:
外管,所述外管上设有产出液进口;
设置在所述外管中的第一级旋流分离器,所述第一级旋流分离器包括:第一管壁以及所述第一管壁中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中设有第一入口、第一富油溢流通道和第一富水排出通道;
设置在所述外管中的第二级旋流分离器,所述第二级旋流分离器包括:第二管壁以及所述第二管壁中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中设有第二入口、第二富油溢流通道和第二富水排出通道;
富油流通道,设置在所述外管中并连接所述第一富油溢流通道和所述第二富油溢流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级旋流分离器与所述第二级旋流分离器串联连接,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产出液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富水排出通道与所述第二入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二级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为直管,所述第一级旋流分离器与所述第二级旋流分离器同轴依次首尾连接,所述富油流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壁和所述第二管壁之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二级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腔中设有与所述第一入口连通的第一螺旋形旋流腔,所述第一螺旋形旋流腔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富水排出通道连通,所述井下二级旋流分离器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富油溢流通道的首端的集油腔,所述集油腔设置在所述外管中,所述第一富油溢流通道的末端位于所述第一螺旋形旋流腔的前端,且位于前端的轴心处。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井下二级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旋流分离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富水排出通道中的导向底锥,所述导向底锥伸入到所述第一螺旋形旋流腔中,所述导向底锥的锥面形成锥尖,所述第一富油溢流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内腔的中央,所述锥尖朝向所述第一富油溢流通道并位于所述第一内腔的中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下二级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底锥的底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入口上,所述锥尖与所述第一富油溢流通道的末端的间距为8至15倍的所述第一螺旋形旋流腔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下二级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底锥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锥段和第二锥段,所述锥尖位于所述第二锥段上,所述第一锥段的锥度小于所述第二锥段的锥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二级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旋流分离器为圆弧曲线过渡型双锥水力旋流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二级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上还设有与第一富油溢流通道连通的抽油泵,所述抽油泵位于所述第一富油溢流通道的首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二级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中还设有与第二富水排出通道连通的集水腔,以及与所述集水腔连接的注入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二级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油流通道所述与产出液进口通过密封件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263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CCOS加工过程中防止磨头发生翻转的装置
- 下一篇:配料轮碾制粉装置